颂古六十二首(其四)

若有丝毫付与人,可师何得更全身。

人间天上迷逢处,八两元来是半斤。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和比喻,探讨了师徒关系中的深刻哲理。"若有丝毫付与人,可师何得更全身",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在传授知识或技艺时,如果有所保留,那么作为教师的一方就难以达到完全的自我实现。这里“付与人”可以理解为传授、给予,而“全身”则象征着完整、全面的自我。这句诗暗示了教师在传授过程中,需要全心全意,毫无保留,才能达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接下来的“人间天上迷逢处,八两元来是半斤”,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人间天上"代表了不同的境界,"迷逢处"则是指在追求真理或技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或误解。"八两元来是半斤",这里的“八两”和“半斤”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用来比喻数量上的关系。这句话意味着,在追求真理或技艺的过程中,看似微小的努力(八两)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价值(相当于半斤),即每一点进步都至关重要,不应轻视任何一次学习或传授的机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在教育和自我提升过程中,全心投入、不遗余力的重要性,以及每一个微小的努力都可能蕴含巨大价值的哲思。

收录诗词(316)

释清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十二首(其五)

非风幡动唯心动,大海波澜常汹涌。

鱼龙出没任升沉,生死圣凡无别共。

无别共底怎么样,祖佛傍观空合掌。

形式: 偈颂

颂古六十二首(其六)

潦倒江湖上,竿头事可咍。

一回浮子动,又是上钩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七)

草里寻常万万千,报云飞去岂徒然。

鼻头是甚闲皮草,十字纵横一任穿。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六十二首(其八)

一回思想一伤神,不觉翻然笑转新。

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忙生。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