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德孺池上二首(其二)

谁堪秋热与春寒,北客南州有底欢。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谁能承受秋天的酷热和春天的严寒,北方来的客人在南方又能找到什么欢乐。
酒酿好后只邀请我们这样的朋友共饮,诗写成后切勿给世俗之人观看。
眼中欣赏着溪边的白鸟,心中却被碧绿树梢的黄鹂所打动。
口中吟诵着《离骚》,双手遮住阳光,连梦境都不敢飞往长安。

注释

谁:指代不确定的人。
堪:能承受。
秋热:秋天的酷热。
春寒:春天的严寒。
北客:北方来的客人。
南州:南方地区。
有底欢:能找到什么欢乐。
酒熟:酒酿好。
吾辈:我们这些人。
俗人:世俗之人。
眼明:目光清晰。
白鸟:白色的鸟。
清溪:清澈的小溪。
心折:心生感动。
黄鹂:黄莺。
碧树端:碧绿的树梢。
离骚:屈原的《离骚》。
遮日:遮挡阳光。
梦魂:梦境。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秋天怀念春日之美好的情感,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愿意让俗人理解其内心世界的态度。诗中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象,如清溪上的鸟鸣,碧绿树梢上的黄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带有一丝孤独的情境。

"谁堪秋热与春寒"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中温暖春日的怀念,以及对酷热秋天的无奈。"北客南州有底欢" 则展现了远方来客在异乡所寻找到的那份难得的欢愉。

"酒熟但招吾辈饮,诗成莫与俗人看" 这两句表明诗人愿意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美酒和佳作,但又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给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

接下来的几句 "眼明白鸟清溪上,心折黄鹂碧树端"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口诵离骚手遮日,梦魂不敢到长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古人的诗篇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以及他内心对于往昔的无限留恋,但又不敢让自己的思念太过分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人世间情谊的珍惜。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德孺池上二首(其一)

树色溪光五月寒,幅巾藜杖接清欢。

吞声鸟自屏中过,倒影山从镜里看。

佳处唯堪著胸次,平生久已付毫端。

向来未筑沙堤路,岂信东山有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亨仲家兄擢居谏省诗以贺之

除书喜动荐绅颜,稳上天池刷羽翰。

诗似少陵多教化,文从太史有波澜。

王庭看折朱云槛,儒巷闻弹贡禹冠。

兄弟相知夫岂敢,会怜流落久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呈九兄

我兄少有谪仙才,襟抱于今得好开。

珠玉尽从谈次落,溪山浑入句中来。

弦歌小邑徒劳尔,松菊故园安在哉。

有客漂流无税驾,愿将高义挽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呈似表

闻说烟尘近,惊奔道路长。

人生何草草,天意竟茫茫。

山鸟寒亡路,溪花湿更香。

飘零值君子,老眼慰悲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