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支枕乱愁并,廉纤静夜听。响空阶、点滴分明。

一样芭蕉秋战雨,浑不似、故园声。

尘梦苦难醒,劳劳度此生。

湿寒衾、泪已成冰,剩有归心随断雁,飘泊处、又无凭。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由清代诗人袁嘉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开篇“支枕乱愁并,廉纤静夜听”,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枕着枕头,听着细雨绵绵,愁绪纷扰的情景。雨声在空旷的台阶上回响,每一滴都清晰可闻,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

“响空阶、点滴分明”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雨声的质感和节奏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雨滴敲打在空荡荡的台阶上的声音,感受到雨夜的寂静与凄凉。

接着,“一样芭蕉秋战雨,浑不似、故园声”,诗人将芭蕉叶在秋雨中的声响与故乡的声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芭蕉叶的沙沙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却无法唤起与故乡相似的感觉,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尘梦苦难醒,劳劳度此生”,诗人感叹于人生的劳碌与梦想的难以实现,即使在梦中也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只能在这漫长的一生中劳苦挣扎。

最后,“湿寒衾、泪已成冰,剩有归心随断雁,飘泊处、又无凭”,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被湿寒的被褥包裹着,泪水凝结成了冰,心中只有归家的愿望,如同孤独的雁群在飘泊中寻找归宿,但又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地方。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渴望,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词以雨声为线索,串联起诗人的情感世界,从愁绪的开始到对故乡的思念,再到对人生的感慨,最后是归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情感层层递进,意蕴深远。

收录诗词(15)

袁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归舟急。春江月堕催停泊。催停泊。

轻桡系处,柳丝笼碧。灵旗风卷芳魂灭。

荒凉古庙留遗迹。留遗迹,空馀流水,为谁呜咽。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采桑子

惜春春去留难住,愁里年华。病里韶华。

消尽吟情枉自嗟。风狂雨骤催飘泊,短命桃花。

薄命杨花。底事伤心聚一家。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虞美人

去年今夜他乡月。病酒兼伤别。今年又见月团圞。

赢得今宵身在、故乡看。人生几度逢今夕。

莫问阴晴缺。茫茫合向醉中过。

自把一尊清酒、酹嫦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临江仙

记得钗分悲永别,经年砚匣尘封。

而今重展泪花浓。伤心留断句,铃印未销红。

玉镜台前馀独影,梨云梦断无踪。

新愁旧恨压眉峰。茫茫泉路杳,何处盼鳞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