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夜过元美(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夜访友人元美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病即科头出,狂仍枕腹眠”,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的病态与狂放。即使身体不适,也要“科头”(不戴帽子)而出;即便精神狂放,也能安然“枕腹”而眠,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颔联“礼非因我设,污不受人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独立人格。他并不因为礼节而改变自己,也不接受别人的怜悯,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传统束缚的超越。
颈联“兴尽衔杯外,言深把烛前”,则通过饮酒和交谈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在友情中的真挚与深度。在酒兴尽时,诗人独自外出,而在深入交谈时,则手持蜡烛,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私密的氛围。
尾联“开门看堕月,骑马问朝天”,以自然景象和日常行动收束全诗。诗人开窗望月,似乎在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骑马问天,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探索和对未知的好奇心。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