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元美子与子相天宁寺送别公实(其二)

西域黄金地,南讹大火天。

赠言回白雪,寒色动青莲。

幻迹抽簪外,浮名把袂前。

古今皆涕泪,去住各风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送别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憧憬。首联“西域黄金地,南讹大火天”以夸张的手法,将送别的地点置于遥远而神秘的地域,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赠言回白雪,寒色动青莲”两句,通过比喻,将友人的赠言比作洁白的雪花,既表达了友情的纯洁,也暗示了离别的寒冷与凄清。同时,“寒色动青莲”又赋予了离别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感。

“幻迹抽簪外,浮名把袂前”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幻迹”与“浮名”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在离别之际对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待。“古今皆涕泪,去住各风烟”最后两句,以“古今”与“去住”相对照,强调了离别是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离别总是伴随着泪水与烟雾,充满了不舍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夏日同元美子与集子相宅

佳客堪常见,幽期暑亦过。

披襟度风雨,把酒出星河。

懒拙元相藉,文章敢自多。

夜深忘白羽,玉树倚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柬子相(其一)

已负西山约,将无惜壮游。

怀人当落日,卧病复清秋。

时事君高枕,风尘我敝裘。

加餐看物理,天地一虚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柬子相(其二)

楚客秋多病,羁心私自怜。

各天散朋好,八月见烽烟。

白露寒砧下,青枫过雁前。

岂应裁恨赋,写任故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汪正叔员外

几年金虎署,与尔结交欢。

傲吏庄生似,诗家鲍叔看。

春光燕树合,雨色蓟门寒。

各抆临岐泪,风尘去住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