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前丛竹

软枝轻翠近檐垂,朝暮清风不失期。

明月满庭无隐伏,夜深惟有此君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自然与静谧的和谐之美。

首句“软枝轻翠近檐垂”,生动地展现了竹子柔软的枝条和清新碧绿的颜色,它们轻轻垂下,接近屋檐,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氛围。这里的“软枝”和“轻翠”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柔韧与生机勃勃。

次句“朝暮清风不失期”,则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清风都会如约而至,与竹林共舞。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性,也象征着竹子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之间的对比。

第三句“明月满庭无隐伏”,将视角转向夜晚,满庭的月光洒在竹林之上,使得竹影婆娑,仿佛整个庭院都被月光所覆盖。这里通过“明月”与“无隐伏”的结合,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竹林之美,也寓意着竹子的坚韧与不屈,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遮掩。

最后一句“夜深惟有此君知”,点明了竹子在夜晚的独特地位。在深夜里,只有竹子能够感受到这份宁静与孤独,它成为了夜晚的守护者,见证了夜的深沉与寂静。这里的“此君”既是对竹子的尊称,也是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厅前丛竹在不同时间下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竹子所蕴含的坚韧、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竹子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四日夜月

中秋垂一宿,延颈望金波。

素魄虽微缺,清光已觉多。

圆来殊俯近,观者尚蹉跎。

明夕当如鉴,光华更几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五夜

八月得中节,今宵秋又中。

由来金气王,向尽月华充。

玩与多方共,清非别夜同。

明皇如未死,依旧惑蟾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十六夜

明月上天稽,中秋已过期。

十分初减处,万目共怜时。

不见昨宵盛,安知今夜衰。

清光比他夕,犹胜满如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咏萤

诗作东山事已赊,宵行今复动谁嗟。

秋高党类纵横出,月黑光芒斗顿加。

风触群飞迸星火,水澄乱影漾金沙。

区区曾有分辉客,晋室寒儒本姓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