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登名山

瀛洲信难求,天姥或可睹。

朝谈谪仙诗,夜梦游仙坞。

烟萝百尺手自攀,飞步直上青云端。

瑶草香浮碧烟暖,松风怒作秋涛寒。

踰千岩兮历万壑,四顾无人自盘礴。

羽衣丹顶双皋禽,戛然长鸣溯寥廓。

我欲因之纵攀跻,空中恍惚闻天鸡。

豁然惊觉失所在,天青月落银潢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中登临仙境的奇幻旅程。开篇“瀛洲信难求,天姥或可睹”便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梦境中的仙境难以寻觅,但通过想象与心灵的触达,却能一窥其妙。接下来,“朝谈谪仙诗,夜梦游仙坞”则进一步强调了梦境与文学艺术的关联,仿佛是李白的诗歌引领着诗人踏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仙境。

“烟萝百尺手自攀,飞步直上青云端”展现了诗人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随着“瑶草香浮碧烟暖,松风怒作秋涛寒”,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仙境中的清新与神秘,瑶草的香气与碧烟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而松风的咆哮又增添了几分寒意,营造出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意境。

“踰千岩兮历万壑,四顾无人自盘礴”描述了诗人穿越千山万壑的壮丽景象,四周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站在高处,感受着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由,也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羽衣丹顶双皋禽,戛然长鸣溯寥廓”中,诗人遇到了穿着羽毛衣裳、头顶丹红的鸟儿,它们在空中长鸣,向着遥远的天空飞翔。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象征着自由、希望与梦想的追求。

最后,“我欲因之纵攀跻,空中恍惚闻天鸡。豁然惊觉失所在,天青月落银潢低”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渴望,以及从梦境中惊醒后的失落感。天鸡的啼鸣似乎在召唤着诗人继续前行,但当诗人醒来时,一切美好的梦境都已消逝,只剩下天边的青色与低垂的银河,象征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97)

陈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瀑图

碧落无尘秋气高,白云捲空如海涛。

山人避俗事幽讨,眼明八极穷秋毫。

就中匡庐有佳色,飞流倒泻三千尺。

初惊白虹饮涧泉,又疑玉龙挂岩壁。

万里长风吹不收,坐令毛骨寒飕飕。

漆园傲吏去已远,长庚仙人今在不。

我生素志亦丘壑,苦因笔砚相缠缚。

何当卜邻如此图,听水看山一生乐。

形式: 古风

醉时歌春夜宴周元亮客轩作

香径无尘雨初歇,海棠半谢胭脂雪。

千年一刻度春宵,爱杀清妍柳梢月。

苕溪仙客文中英,面如玉盘双眼青。

金龟换酒不自酌,芳筵罗列邀佳朋。

座中谈笑总超俗,咳唾随风散珠玉。

姚郎起舞伍君歌,击鼓催觞令行速。

四明客子醉欲颠,仰看北斗低青天。

葛巾吹堕落花里,玉山倒向东风前。

人生得意要须乐,底用閒愁时作恶。

君不见三闾大夫独醒死,留得虚名亦徒尔。

形式: 古风

络纬吟

梧桐叶黄风露清,槿花篱落莎鸡鸣。

花间叶底振双羽,夜凉何处无秋声。

秋声嘈嘈断还续,非丝桐兮复非竹。

冰茧春缲槛外车,寒机晓转窗前轴。

贫家少妇魂梦惊,起来搔头向月明。

南邻北舍悄无语,听此凄凉泪暗倾。

去年养蚕抵作赋,一丝不得添襦裤。

破衣无絮过残冬,儿女啼寒双肘露。

今年二月卖新丝,卖丝得米充腹饥。

荒居萧条生理薄,冬来依旧寒无衣。

红楼女儿好颜色,银甲弹筝按商拍。

满身罗绮倩人扶,十指何曾亲纺绩。

秋宵沈沈更漏迟,牙床醉枕珊瑚欹。

芙蓉花娇殢春梦,耳边那暇听莎鸡。

莎鸡年年报秋节,岂识人间欢怨别。

人间欢怨可奈何,一笑长歌醉明月。

形式: 古风

题商山四皓

嬴秦虐燄不可触,衣冠往往逃空谷。

皤然须发四老翁,高卧商颜谢尘俗。

炎精奋起天地宽,蒲轮就聘来长安。

虽云误落子房计,终为高鸿成羽翰。

羽翰既成大事毕,还踏山中旧行迹。

松阴满地生微凉,一局枯棋消永日。

局终人去今昔非,云山寂寂空猿啼。

临风展画三叹息,一曲共谁歌紫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