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宏图霸业争夺不断,至宝终究难保。
从上到下环绕武昌城,长江在此又能怎样。
自古以来的壮丽楼阁,往事如烟令人悲伤。
寥寥几家人的住所,只有几株柳树相依。
英雄的威望已无法想象,遗迹淹没在荒林之中。
春天的野径掩映在草丛中,夕阳下的郊外门扉。
与你在此告别,背离楚地向东行进。
遥指远方的金陵,潮水涌过湓口。
行人的身影已无处寻觅,只能在水边挥别。
满怀惆怅难以回归,孤独的船影消失在云海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起始四句“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昔时光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英雄辈出的遗迹无人守护的哀叹。

接着“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诗人通过壮观的历史遗址和稀疏的人影,以及依旧屹立的几株柳树,抒发了对过去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强烈对比之情。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这一句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衰败,来表达一种无尽的历史沧桑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接下来的“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田园景色。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这一句转折点明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告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方向(即建业)的指引。紧接着,“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则是通过水乡的迷雾和波涛的流动来描绘出一幅送君千里的画面。

最后,“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这一句中,诗人似乎在询问远去的友人当前所处之地,而自己则只能在岸边无奈地挥手告别。全诗以“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作为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伤,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渺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友情的寄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一篇集思古幽情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寻洪尊师不遇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戏赠干越尼子歌

鄱阳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

厌向春江空浣沙,龙宫落发披袈裟。

五年持戒长一食,至今犹自颜如花。

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禅枝绕精舍。

自用黄金买地居,能嫌碧玉随人嫁。

北客相逢疑姓秦,铅花抛却仍青春。

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

黄鹂欲栖白日暮,天香未散经行处。

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泠泠。

云房寂寂夜钟后,吴音清切令人听。

人听吴音歌一曲,杳然如在诸天宿。

谁堪世事更相牵,惆怅回船江水渌。

形式: 古风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髣髴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䨴。

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形式: 古风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古剑

龙泉闲古匣,苔藓沦此地。

何意久藏锋,翻令世人弃。

铁衣今正涩,宝刃犹可试。

傥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