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禁酿

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

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

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

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

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

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

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

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雕饰华丽的马鞍踏过芳香小径,翠绿的笛声回荡在长长的亭子,春天的沉醉不辜负美好的时光。
无尽的忧愁,随风飘散到遥远的天边。
深宅小院的帘幕后,是谁重新整理起香车。
愁绪未消,还记得竹林西边的歌声和柳树下的家。
眉头紧锁从未舒展,看着行人都带着醉意的眼光。
告诉高阳,从此不要再呼唤美酒流霞。
残春还能维持多久,只愿与你相伴,品茶赏水。
清梦悠远,唯恐春风还在杏花盛开的地方徘徊。

注释

雕鞍:装饰华丽的马鞍。
芳径:芳香的小路。
翠管:翠绿的笛子。
长亭:长途的亭子。
春酲:春天的醉意。
妍华:美好的时光。
闲愁:无尽的忧愁。
天涯:天边。
朱户:红漆的大门。
香车:香气四溢的车辆。
竹西:竹林西边。
歌吹:歌声和乐曲。
高阳:古代酒名,此处指代美酒。
流霞:美丽的晚霞,也指美酒。
残春:暮春。
评水观茶:品茶赏景。
东风:春风。
杏花:早春的杏花。

鉴赏

这首词作 品味醇厚,意境幽深,通过对春日闲愁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淡泊明志、超脱红尘的情怀。词中“雕鞍芳径,翠管长亭”一句,以精致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生动的春日游乐景象,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人在其中的情感体验。接着,“春酲不负妍华”则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便是沉醉于春光也无需过分挂念,因为自然的美好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一句,则表露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的向往,这种情感通过“风”这一介质得以传递至天边,显得既深远又无奈。而“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通过“重整香车”的动作,反映出一种期待与准备的复杂情绪。

在下片,“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相连,通过“愁未醒”表达了对往事难以释怀的情感,而“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则让人联想到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生活状态。

“眉锁何曾舒展, 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一句,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人群,用“醉眼横斜”来形容自己对世间万象的看法,这种态度既有超脱,又不乏机智。

最后,“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一句,则是对友人的劝告与自我安慰的混合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放慢脚步去享受当下的态度。

整首词以其柔美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在春日里对于人生、自然与情感的独到领悟。

收录诗词(5)

尹济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溪

三溪溪水别原委,长日波光荡无已。

曲折有如九回肠,合汇门前清彻底。

只看秀色照眼明,溪上閒游不倦情。

何年得作逋荣客,好结芳邻一濯缨。

形式: 古风

唐多令.苕溪有牧之之感

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慢绾乌云新浴罢,裙拂地、水沈香。歌短旧情长。

重来惊鬓霜。怅绿阴、青子成双。

说著前欢佯不睬,扬莲子、打鸳鸯。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眼儿媚.柳

垂杨袅袅蘸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紧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青颦粲素靥。海国仙人偏耐热。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盈盈步月。悄似怜、轻去瑶阙。人何在,忆渠痴小,点点爱轻撅。

愁绝。旧游轻别。忍重看、锁香金箧。凄凉清夜簟席。杳杳诗魂,真化风蝶。冷香清到骨。梦十里、梅花霁雪。归来也,恹恹心事,自共素娥说。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