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初春漫赋(其三)

元夜犹怜社酒同,他乡谁谓感哀鸿。

那能终避连兵日,辄动绸缪未雨中。

寒渚草青争得气,荒亭桃发自临风。

长堤倚杖无人处,只有闲鸥共结踪。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元宵节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的情绪。首句“元夜犹怜社酒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即使在异乡,也依然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如同与家乡共享佳节。接着,“他乡谁谓感哀鸿”一句,借用了“哀鸿遍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那能终避连兵日,辄动绸缪未雨中”两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动荡不安,即使在和平时期也无法完全避免战争的阴影,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忧虑和无奈。接下来,“寒渚草青争得气,荒亭桃发自临风”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冷清的寒渚与生机勃勃的桃花,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困境中仍能保持希望的坚韧。

最后,“长堤倚杖无人处,只有闲鸥共结踪”以长堤、无人、闲鸥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生活的孤独与平静,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丙辰初春漫赋(其四)

春还渐渐见生机,三径蘼芜静掩扉。

违世未离戎马地,生涯只有钓鱼矶。

愿同紫极占王气,谁拂青氛耀德辉。

有限黔黎尽涂炭,更于何日解重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丙辰初春漫赋(其五)

清野当年策已非,兴衰时至若神机。

戍楼角起川光暮,驿路人稀草色菲。

书剑久藏疑有用,须眉频照欲何归。

相逢愿见升平日,冰檗何曾负布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苍头还山言故乡茶山离散之状感作

神宗世号太平时,老稚春风共放眉。

井里万家攒突兀,虹桥千柱筑涟漪。

冶游锦瑟留江月,纵猎雕鞍出广陂。

百年快事那堪保,昨见桃花人已老。

三朝变态无几时,渐入萧条尚能好。

连年戎马征粟刍,巨室金钱敛如扫。

长官爱财白日寝,奸雄窃发何能禁。

处堂谁及动殷忧,淫侈先为此时朕。

偶有山童自里来,豹狼方逼市城摧。

颓垣野妪啼青草,战垒遗骸知阿谁。

遗骸不掩枯连镞,暮雨低原闻鬼哭。

参差高阁成墟烟,永巷蓬蒿深蔟蔟。

一朝故旧如秋风,零落天涯梦华屋。

当知缘妄乘化来,生死劳劳苦如蓼。

形式: 古风

茶山孟秋十三夕家奉准提镜乍发光与儿其振共瞻礼恭赋以纪其事

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

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

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