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杜甫诸将(其四)

易将应看贼首函,到营又似勒枚衔。

翻疑充国屯田守,岂有辛毗仗节监。

卧甲征夫听夜柝,捣砧思妇寄秋衫。

祭风台畔樯乌转,枉费催开海舶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场景中的将领形象与士兵生活,以及战场之外的家庭情感,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和家庭的深远影响。

首联“易将应看贼首函,到营又似勒枚衔”,以“易将”比喻更换将领,暗示战争局势的多变,而“贼首函”则象征着敌军首领被擒,显示出战争的激烈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接着“到营又似勒枚衔”一句,通过“似勒枚衔”的形象,描绘出将领在军营中严肃而坚定的形象,仿佛是勒枚(一种古代军队中的指挥工具)的持有者,指挥若定。

颔联“翻疑充国屯田守,岂有辛毗仗节监”,运用典故,提到汉代名将赵充国屯田守边,以及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辛毗持节监军的故事,以此来赞颂将领们坚守职责、忠诚勇敢的精神。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将领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相似品质。

颈联“卧甲征夫听夜柝,捣砧思妇寄秋衫”,转向对士兵和家庭的描写。士兵们在夜晚听着柝声(古代军队中用于报时或警戒的器具声),体现了战争环境的紧张与艰苦;而远方的妻子则在捣衣声中思念着远征的丈夫,寄送衣物表达关怀与支持。这一联细腻地描绘了战争对个人情感的影响,展现了家国情怀。

尾联“祭风台畔樯乌转,枉费催开海舶帆”,以“祭风台”象征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樯乌(一种水鸟)的飞翔与海舶帆的催开,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暗含着对战争中牺牲与努力的反思。这一联以景结情,寓意深刻,表达了对战争复杂性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不仅刻画了战争中的将领形象和士兵生活,还深入探讨了战争对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5)

赵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字:云崧
  • 号:瓯北
  • 籍贯:晚号三半老
  • 生卒年:1727年~1814年1月10日

相关古诗词

拟杜甫诸将(其五)

众志成城百战场,直同疏勒守危疆。

登陴慷慨三通鼓,搏贼创残半段枪。

甲铠煮来聊作食,蜡丸书罢不成章。

阿谁遣送吹篪妪,吹散重围万堵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飓风歌

昔闻海风飓最大,我今遇之鹭门廨。

谁将噫气闭土囊,一喷咽喉不可扼。

隆隆万鼓排阵来,群木尽作低头拜。

郁怒似有块磊填,愤盈直觉虚空隘。

鬼魔掀动天摆摩,虎豹吼裂山破坏。

立脚虽稳尚愁倒,对面相呼只如聩。

可怜鹳鹊也不飞,恐被羾出青天外。

是时习流千战棹,眼望赤嵌不得到。

恨煞海神亦小人,借势作威逞凶暴。

涌浪上薄浮空云,溅沫横轰发机炮。

尽排鹢首椓杙牢,犹自终宵惊簸掉。

风名飓母应雌风,胡为更比雄风雄。

想从少女封姨后,老作阴怪多神通。

多神通,何不吹转帆向东,不然更到海水竭,平步可达扶桑红。

吾当绿章上笺奏,俾尔配食天妃宫。

形式: 古风

再拟老杜诸将(其一)

绝檄兵戈未凯旋,将坛别筑选亲贤。

龙骧飞渡无停晷,骠骑承恩正少年。

过海地非头痛国,翘关人有肉飞仙。

先声早落么么胆,神策军来一抵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拟老杜诸将(其二)

援师连夕解诸罗,五月重围久枕戈。

万死虫沙今更活,一城雀鼠已无多。

樵苏渐出炊原树,胔骼新移葬野莎。

回首无须更思痛,国恩深处比沧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