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皇帝在位,受天之箓。东西朔南,无思不服。
其有不服,自婴显戮,献馘于泮,献俘于庙。
武功既昭,文德用绍。史臣奏雅,来哲是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位时,受到上天赋予的统治权,四方之地无不臣服。对于任何敢于违逆者,将面临严惩,被斩首者尸首示众于学宫,俘虏则献祭于宗庙。这样的武功和文德兼修,使得国家秩序井然,史官记录下这些功绩,以智慧和公正的诏令引导人民。整首诗体现了清朝叶方霭对皇权稳固与德政清明的颂扬。
不详
先生不可见,遗冢自斜晖。
无复携红袖,还闻葬白衣。
才销明主忌,老幸故人依。
铁笛吹云起,犹疑踏月归。
麻衣席帽满尘埃,亲荷先皇衅沐来。
敢道齐贤留异日,屡称苏轼是奇才。
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髯恨不回。
今遇吾君重拂拭,孤桐果否爨馀材。
薇省辞黄鹤,兰桡伴白鸥。
岸回江月抱,天迥夕云流。
银汉乘霄上,金陵逼岁遒。
田租闻复减,侧识汉皇忧。
兵戈纷在眼,骨肉远关心。
半载音书滞,孤城草木深。
黄昏磷火出,白日阵云阴。
何处猿啼急,凄凉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