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张尔田所作,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京城街道上繁华与落寞交织的画面。
“十里珠尘暖欲飞”,开篇便以“珠尘”形容京城街道上的繁华景象,十里长街,人潮涌动,金光闪烁,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温暖的光芒所包围,即将飘然起舞。“暖欲飞”三字生动地刻画出一种既热烈又略带慵懒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温暖中蕴含的活力。
“黄昏催散烛龙归”,黄昏时分,华灯初上,如同无数烛龙在夜幕中缓缓归巢。这里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寂寥与短暂。烛龙的归去,象征着一天的繁华即将结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与感慨。
“天街踏马惜芳菲”,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骑马于京城的大街上,对眼前的美景充满了珍惜之情。芳菲,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诗人通过“惜”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早是闻歌怜梦雨,那堪持酒劝春晖。”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早先听到的歌声,仿佛是梦中的细雨,轻柔而又令人陶醉;而现在,面对春日的阳光,诗人却只能借酒浇愁,表达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哀伤。这里的“那堪”二字,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不成沈醉祗成悲。”最后两句点明了诗人的最终选择——无法沉醉于酒色之中,只能独自面对内心的悲凉。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哀悼。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繁华与落寞、欢乐与悲伤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