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酌水兮澧清,酹月兮洞庭。
公读书兮湖上堂,波涛卷兮胸中甲兵。
浩然兮长在,烟水兮茫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湖畔书房中潜心阅读的文人形象,通过“酌水”、“酹月”的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诗人以“澧清”和“洞庭”为背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阔,也隐喻了文人心中的清澈与高远。
“公读书兮湖上堂”,点明了人物所在的位置,湖上的书房成为知识与智慧的象征。“波涛卷兮胸中甲兵”,生动地描绘了这位读书人的内心世界,波涛翻滚的湖面仿佛映照出他胸中蕴藏的雄心壮志,如同随时准备出征的士兵,充满了力量与激情。
“浩然兮长在,烟水兮茫茫”,结尾两句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这位读书人精神境界的赞美。浩然之气,不随时间消逝,永远存在于他的心中;而那烟波浩渺的湖面,则象征着无尽的探索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不详
鹤书贲兮林丘,假截径兮予羞。
曳杖兮长歌,清风宾兮明月友。
云山兮未改,羌何日兮公游。
一层云结一层巅,贯腹成溪异物潜。
仙乐万悬钟有乳,洞门百折水为帘。
崖碑藓暗瑰辞缺,石栈苔阑羽卫严。
我欲通天刳绝顶,倒飞明月浴寒蟾。
安乡古下邑,公偶混迹居。
编茅阅古今,清澄涔澧潴。
波涛入胸中,万甲时卷舒。
坐吞八九泽,去作宋真儒。
西师出绪馀,胆已寒毡庐。
军中但歌范,谁识旧陶朱。
大贤方穷时,隐忧在江湖。
功成等糟粕,况复堂上书。
我来拜遗像,悲风生黄垆。
公今倘无死,此地正堪娱。
世间此物多为马,宝剑还宜出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