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

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异乡、白发苍苍的老者,在秋色中独自登高的场景,充满了孤独与哀愁的情绪。

“白发萧萧映酒垂”,开篇以“白发萧萧”描绘出老者的外貌特征,暗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映酒垂”则通过饮酒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老者在异乡的孤独感,酒成为了排遣寂寞的唯一寄托。

“他乡秋色更堪悲”,紧承上句,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将老者的孤独与秋色的凄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更加深沉的悲哀氛围。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这样的景象往往能激发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最后两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老者在异乡登高,却不知道自己所站之处是否有人与之共享这份景色,更不知能否找到可以分享茱萸(传统习俗中,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以避邪)的人。这一问,不仅表达了老者的孤独,也反映了他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渴望,以及在异乡难以得到慰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老者形象的刻画和环境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寄许殿卿(其一)

夹道杨花扑玉鞍,隋堤三月正漫漫。

知君日向平台醉,犹作梁园雪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许殿卿(其二)

虚传车骑故园来,侍宴无非绕吹台。

雪赋几篇才脱稿,诸王已报牡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卢城送子与

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

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