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城送子与

卢城吹角月轮高,夜色侵灯拥二毛。

明发使君从此去,吴门飞雪见绨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凄美与深情。首句“卢城吹角月轮高”,以卢城的号角声和高悬的明月,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了离别的沉重。次句“夜色侵灯拥二毛”,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深沉,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微弱,仿佛是岁月的痕迹,也象征着两位即将分别的人的白发,增添了几分苍老与不舍。

“明发使君从此去”一句,点出了送别的时间与身份,使君即为将要离开的人,这里的“明发”不仅指天明之时,也暗含了此行的不易与未来的未知。最后一句“吴门飞雪见绨袍”,以想象中的吴门(苏州)冬日飞雪,比喻离别后友人对彼此情谊的怀念,如同绨袍般温暖而珍贵,即使相隔千里,这份情谊也不会消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谊长存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二)

赋罢凌云气不降,长杨羽猎妙无双。

老来却解人间事,摊得玄经覆酒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和周公瑕猗兰篇兼呈元美

玉指红颜拥上春,劳君一顾落梁尘。

当时解赠同心句,汉省风流在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寄余仲蔚

吴门月落洞庭孤,何处扁舟钓五湖。

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