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公长老一出即住雪峰书来以建茗为寄长句奉呈空公时以笔砚作佛事也

此公出世使人惊,道眼看来却未曾。

政尔雪峰千百众,澹然云水一孤僧。

不妨诗笔作佛事,已用茗瓯传祖灯。

我老尚堪行脚在,因风为寄古崖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这位高人一出场就令人惊叹,从佛法角度来看,他似乎并无凡尘痕迹。
他像众多雪峰中的孤独僧侣,尽管身处众多修行者之中,心境却淡泊如云水。
他不排斥用诗歌来弘扬佛法,已经传承了祖师的茶道精神。
虽然我年迈,但还能行走四方,借风之力,将我的敬意寄托在这古老的崖藤上。

注释

此公:这位高人。
出世:出现。
道眼:佛法眼光。
未曾:并未有。
政尔:正是如此。
雪峰:佛教修行者的象征。
千百众:众多修行者。
澹然:淡泊宁静。
云水:形容僧侣生活如云飘水流。
一孤僧:孤独的僧侣。
不妨:不妨碍。
诗笔:诗歌创作。
佛事:弘扬佛法的行为。
茗瓯:茶碗,指品茶。
祖灯:祖师留传的灯火,象征传统。
尚堪:还能。
行脚:云游四方。
因风:借助风力。
古崖藤:古老的崖壁上的藤蔓,象征历史和传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空公长老一出即住雪峰书来以建茗为寄长句奉呈空公时以笔砚作佛事也》。诗中,诗人赞叹空公长老的出世之姿,令人惊讶,他的修行深不可测,即使在众多雪峰弟子中,他依然保持着超脱淡然的态度,仿佛孤僧独步于云水之间。诗人赞赏空公既能以诗笔传播佛法,又通过茶盏传承禅宗祖训,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禅修智慧。最后,诗人自谦虽然年迈,但仍有心游历,便借风将诗篇寄给远方的空公,表达对他的敬仰和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几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苦雨

尽道迎梅雨,能无一日晴。

窗昏愁细字,檐暗乱疏更。

未怪蛙争席,真忧水冒城。

何由收积潦,箫鼓赛西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其二)

敕厨羞煮饼,扫地供炉芬。

汤鼎聊从事,茶瓯遂策勋。

兴来吾不浅,送似汝良勤。

欲作柯山点,当令阿造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迪侄屡饷新茶二首(其一)

吾家今小阮,有使附书频。

唤起南柯梦,持来北苑春。

顾余多下驷,况复似陈人。

不是能分少,其谁遣食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述侄饷日铸茶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

子能来日铸,吾得具风炉。

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