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二十)重阳日州南门药市

岷峨旁礴天西南,灵滋秀气中潜含。

草木瑰富百药具,山民采捋知辛甘。

成都府门重阳市,远近凑集争赍担。

市人谲狯亦射利,颇觉良恶相追参。

旁观有叟意气古,肌面皯黣毛䰐鬖。

卖药数种人罕识,单衣结缕和阴岚。

成都处士足传记,劝诫之外多奇谈。

盛言每岁重阳市,屡有仙迹交尘凡。

俗流闻此动非觊,不识妙理徒规贪。

惟期幸遇化金术,未肯投足栖云嵓。

予于神仙无所求,一离常道非所耽。

但喜山民药货售,归助农业增锄芟。

形式: 古风

翻译

岷山峨眉雄峙天之西南,灵气秀美深藏其中。
草木繁茂,药材丰富,山民熟知其苦甜。
成都城门外重阳节集市热闹非凡,远近的人们纷纷赶来携带货物。
集市上的人狡猾逐利,善恶交织难以分辨。
旁边有个老者神情古朴,面容憔悴胡须斑白。
他售卖多种药物,少有人识,身着简陋衣衫,与山岚相伴。
成都的隐士事迹广为流传,除了教诲还有许多奇异的故事。
他常常讲述每年重阳市的神奇之事,仙人踪迹与凡尘交错。
世俗之人听到这些,心动并非出于贪婪,只是不知其中深奥的道理。
他们期待遇见能化金的秘术,却不愿放弃尘世生活。
我对于神仙并无追求,离开常规道路并非我的喜好。
我只欢喜山民的药材交易,归来后助益农业,增加耕作。

注释

旁礴:形容山势雄伟。
灵滋秀气:指灵气和秀美的气息。
赍担:携带货物。
谲狯:狡诈。
肌面皯黣毛䰐鬖:形容面容憔悴、胡须斑白。
阴岚:山间的雾气。
处士:隐士。
化金术:传说中的点石成金之术。
云嵓:云雾缭绕的山峰。
常道:常规的生活道路。
锄芟:农事中的除草工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成都府城南门重阳日时的药市景象与神仙传说的诗篇。诗人通过对岷峨山脉天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赋予的灵气和草木之富饶,暗示着药材的珍贵与众多。此外,诗中还捕捉到了山民采集药材的辛勤,以及他们对药性了解的精湛。

在成都府门的重阳市,远近的人们聚集于此,争相购买药材。这里的市人则展现出一种谲狯与射利的生意经历,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良恶并存。诗中还出现了一位旁观的老叟,其形象古朴而有气质。

成都处士在传记中劝诫之外,更有许多奇谈,特别是在重阳日这一天,每年都会有仙迹出现在尘世之间。这引起了俗流的好奇与向往,但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其中妙理,只是贪婪地追求物质利益。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态,虽未求神仙之道,也不愿意深陷常规之中。

最终,诗人的喜悦来自于山民的药货销售成功,这对农业生产的助益也让他感到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仙传说的引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精神境界的诗意。

收录诗词(27)

田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九)寒食出城

郊外融和景,浓于城市中。

歌声留客醉,花意尽春红。

游人一何乐,归驭莫匆匆。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句(其二)

丹凤诏不起,白云藏更深。

形式: 押[侵]韵

句(其一)

曲终甚喜询前事,自言本是都知子。

当时此地最繁华,酒酣不觉恣矜誇。

若使斯人解感伤,岂能终老爱琵琶。

形式:

玉盘

少皞磨成白玉盘,六丁擎出太虚宽。

青光千古称万古,留向人间此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