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四六)

有乐且须乐,时哉不可失。

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

寄世是须臾,论钱莫啾唧。

孝经末后章,委曲陈情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既然有快乐,就应当尽情享受,这样的时刻不能错过。
虽然说人能活到一百年,但其实没那么多天,只有大约三万个日子。
人生在世时间短暂,谈论金钱不必过于琐碎。
《孝经》的最后一章,详细陈述了所有的情感和道理。

注释

且须乐:应当尽情享受快乐。
时哉不可失:抓住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错过。
虽云一百年:尽管人们常说寿命有一百年。
岂满三万日:但实际上远远少于三万天。
寄世是须臾:人生在世如过客,时间非常短暂。
论钱莫啾唧:谈论金钱时不要过于斤斤计较。
孝经末后章:指《孝经》中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委曲陈情毕:详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哲理,表达了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有乐且须乐,时哉不可失。” 这两句强调了人生短暂,应把握现在,享受生活中的快乐。这里,“乐”字包含了广泛的含义,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包括精神层面的愉悦。

“虽云一百年,岂满三万日。” 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数字来描绘时间的流逝。一百年虽长,但若将其细分为日子,则仅有三万余日,这强烈地凸显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寄世是须臾,论钱莫啾唧。” 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计较金钱,因为我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而时间比任何财富都更为宝贵。这里,“须臾”指的是极短的时间,“寄世”意味着人在世间的存在如寄宿般临时。

“孝经末后章,委曲陈情毕。”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孝经》这部儒家经典中的教诲有深刻理解,并且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将这些道理融会贯通,最终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价值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七)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缦缦,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四八)

一人好头肚,六艺尽皆通。

南见驱归北,西风趁向东。

长漂如泛萍,不息似飞蓬。

问是何等色,姓贫名曰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二)

人生一百年,佛说十二部。

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

欲伏猕猴心,须听狮子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三)

教汝数般事,思量知我贤。

极贫忍卖屋,才富须买田。

空腹不得走,枕头须莫眠。

此言期众见,挂在日东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