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至荏平

长涂秋暮马騑騑,风起尘高雉堞微。

蝉到夕阳声更急,树经寒露叶初飞。

正闻老母平安信,兼喜中丞克捷威。

扬策不知行色倦,欲沽村酿解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即将抵达荏平的官员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情感丰富,画面感强烈。

首联“长涂秋暮马騑騑,风起尘高雉堞微”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秋日黄昏时分,马儿缓缓前行的情景。随着一阵阵风起,尘土飞扬,远处的城墙似乎变得模糊不清。这里通过“长涂”、“秋暮”、“马騑騑”、“风起”、“尘高”等词,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阔的氛围,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颔联“蝉到夕阳声更急,树经寒露叶初飞”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氛围。夕阳西下,蝉鸣声似乎更加急促,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寒露初降,树叶开始飘落,预示着季节的更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颈联“正闻老母平安信,兼喜中丞克捷威”则转为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欣慰。在艰难的旅途中,意外收到了母亲平安的消息,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宽慰和幸福。同时,得知中丞(可能是指地方官或军政要员)取得胜利的消息,也让诗人感到自豪和喜悦。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尾联“扬策不知行色倦,欲沽村酿解朝衣”则是对诗人精神状态的描写。尽管长途跋涉,身心俱疲,但诗人的精神并未因此而消沉。他期待着到达目的地后,能够暂时放下公务,享受一番乡村的美酒,以此来放松身心,解去朝服的束缚。这里通过“扬策”(挥动马鞭)、“行色倦”(旅途劳顿)、“欲沽村酿”(想要买酒)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形象和心情,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换,又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和对国家事务的关心,最后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收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7)

齐之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据传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太平坊之旧第。(据周京《蓉川先生小传》)

  • 字:瑞卿
  • 号:蓉川
  • 籍贯:安徽桐城县城
  • 生卒年:1511年

相关古诗词

赤木里口墩下坐憩

赤木空濛翠接天,悬车路杪下烽烟。

须驱虎北冯金塔,更走龙南跨玉泉。

青草谷中兼得水,白云岩下尽堪田。

奔驰庶竭㳙埃报,心苦三陲版干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宿三城寺

寺僻阴阴转夕阳,藤萝小径涉微茫。

濒江水鸟归投树,过竹林蝉噪切床。

秋已三旬犹苦热,郡违十里自成乡。

年来服习山中静,直北神京路许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经广武城

广武城边草树青,浊河波浪昼冥冥。

天呼垓下真龙起,事异鸿沟白马刑。

日晚沙场留返照,秋风燐火乱残星。

英雄自古功无敌,阮籍狂言未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石首蓬莱阁

蓬莱高阁临清汉,阁下风涛日夕撞。

花日映红明霁野,草烟浮绿翳晴窗。

雕阑远挹荆南胜,玉笛新开洞府腔。

怅望谪仙何处去,娟娟秋月照澄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