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流无绿杨

天下风流无绿杨,半遮妆面出宫墙。

客醉任铺红锦段,马嘶争系紫丝缰。

上东门外我回首,长乐坡头谁断肠。

最好春深山下路,乱花薰与一身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京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天下风流无绿杨”,以“无绿杨”反衬出京城中绿柳的稀缺,暗示了繁华都市中自然之美的缺失,同时也为下文的春景描写埋下了伏笔。接着,“半遮妆面出宫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宫女比作半掩面纱的女子,既展现了她们的神秘与美丽,也暗含着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客醉任铺红锦段,马嘶争系紫丝缰”两句,描绘了游人醉酒后的放纵与豪情,以及马匹在街头巷尾的喧闹,展现了京城的繁华与热闹。这里的“红锦段”与“紫丝缰”不仅色彩鲜明,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让人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声,看到游人欢笑。

“上东门外我回首,长乐坡头谁断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站在上东门外回望,心中不禁涌起复杂的情感,而长乐坡头的断肠之人,则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那些因离别或失去而痛苦的人们。这两句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最后,“最好春深山下路,乱花薰与一身香”一句,以春深时节山下的小径作为结语,将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这里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通过“乱花薰与一身香”这一细节,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春日京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谁把閒愁付绿杨

谁把閒愁付绿杨,我疑浑是别离肠。

每教啼鸟呼春色,更共平芜送夕阳。

山下人行云惨惨,渡头船去水茫茫。

高楼亦有思归客,莫望天涯寻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生多恨瘦纤纤

一生多恨瘦纤纤,染尽春华绿试圆。

十二楼台寒怕雨,九重宫殿煖愁烟。

城边放客寻花路,溪畔留人载酒船。

莫向坝陵桥上望,白云流水旧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片花飞减却春

一片花飞减却春,共君同作管花人。

急将步障围载圃,莫使狂风近四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问杨柳

我爱风流杨柳枝,杨柳如何报我诗。

落花满面春风晓,借与丝鞭走马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