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灵上人

中洲千嶂月,何处一龛灯。

独坐旷无侣,高吟遥对僧。

别来云共水,空外谷为陵。

待发秋江棹,松门最上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以及对远方僧侣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洲千嶂月”,以“千嶂”形容山峦密集,月光洒落其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壮丽的景象。次句“何处一龛灯”,将视线引向一处隐秘的佛龛,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和神秘,仿佛是心灵的指引。

“独坐旷无侣”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他独自一人坐在广阔的天地间,没有伴侣相伴,只有内心的思绪与外界的景致相呼应。“高吟遥对僧”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与远方的僧侣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虽然身在孤处,但心灵却能跨越距离,与智慧的僧侣对话。

接下来,“别来云共水,空外谷为陵”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云与水共同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空中的山谷变为陵墓,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轮回。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最后,“待发秋江棹,松门最上层”描绘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他计划乘船沿秋江而行,最终到达那座松林环绕的山顶。这一画面充满了对自由和探索的向往,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越自我、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孤独与寂寞的反思、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筑

九江村色明,三径欲经营。

最喜池塘遍,圆波连月生。

此中有桑竹,无以异蓬瀛。

谁信扶摇翼,而甘择木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村

昔游九江郡,今寄九江村。

禹迹复何处,佗城非故园。

乡关生死泪,亲旧岁时论。

那得深山入,西风吹暮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乡事寄静者

俗尚吾何羡,乡情君莫嘲。

鱼花千里舸,鸡菜万家庖。

竞渡黄头出,柔桑皓腕交。

惟馀读书客,高卧静衡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山寺听蝉

偶同高士出,一路听蝉嘶。

雅尚宜秋露,何心怜夏畦。

晚风清梵外,茂树翠微西。

复此令人远,依依飞鸟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