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

苍黄瘦硬立颓垣,疑是栽时第一根。

早岁孤君惟二子,暮年千亩尽诸孙。

雨鞭老迸苍龙骨,霜节寒封古藓痕。

消得培滋号尊者,把诗题作野人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在破败的墙边,一棵枯瘦挺立,仿佛是当初种植时的第一根树干。
年轻时只有你和两个儿子相伴,晚年却有成千上万的孙子们继承这片田地。
雨点敲打在老树的骨头上,霜冻留下痕迹,覆盖在古老的苔藓上。
这棵树滋养了家族,值得尊称为‘尊者’,我将为它题写一首诗,称作‘野人轩’。

注释

苍黄:形容树木的枯黄。
颓垣:破败的墙。
栽时:种植的时候。
第一根:最初的树干。
孤君:指树,也暗示孤独的主人。
惟二子:只有两个儿子。
暮年:晚年。
尽诸孙:众多的孙子。
雨鞭:比喻雨点打击。
苍龙骨:形容老树的坚硬枝干。
霜节:霜冻的季节。
古藓痕:古老的苔藓痕迹。
培滋:滋养生长。
尊者:受尊敬的人,这里指树。
野人轩:作者为自己书房的别称,可能含有自谦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竹子的生动图景,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开篇“苍黄瘦硬立颓垣”四字勾勒出一副枯槁挺拔的老竹形象,“疑是栽时第一根”则让人浮想联翩,似乎这棵竹子便是当年种植之初的那一根。

“早岁孤君惟二子”透露出竹子的生长轨迹,从孤独到繁衍,充满了生命力的象征。而“暮年千亩尽诸孙”则描绘出老竹在晚年时已经繁衍成片,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在空间上扩张开来,形成了一片竹海。

“雨鞭老迸苍龙骨”一句借用了雨打竹叶的声音,如同老迸的鼓点,将时间的痕迹和自然力的洗礼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霜节寒封古藓痕”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似乎连霜凛也无法摧毁这份生命力,只能将其封存起来。

最后,“消得培滋号尊者”一句中,“消得”二字表达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而“把诗题作野人轩”则是诗人对这幅画面的一种超然物外的赞美,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老竹生长环境和生命力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老梅

摇落荒村野水涯,貌枯神泽骨槎牙。

一生知历几多雪,绝好只消三两花。

万木尊为诸老行,孤根淡似道人家。

儿时见汝今头白,正拟相看度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观放鸬鹚

乌鬼淋漓受指呼,江鱼终日为人驱。

扼吭不及能言鸭,哇肉几同反哺乌。

暂满空喉如瘿大,竟无半尾塞肠枯。

少宽颈组方谋饱,水冷沙寒日已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观潮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过长林书罗文恭公碑阴

人家落落堕荒丘,碑带苍苔独自留。

博陆脊梁浮日月,中郎铭笔法春秋。

一抔谁下寻坟马,片石今供砺角牛。

惟有斜阳閒照管,肯和鸦影上螭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