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夏日避暑于溪桥的美好回忆。开篇“长忆溪桥避暑时”,直接点明了回忆的主题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天风六月袭人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夏季微风拂面的清凉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股轻柔的风带来的舒适。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断前行,而云的飘渺则暗示了世事的变幻无常。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通过对比稚松与游子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沧桑的感慨。稚松尚且能保持其青翠之色,而当年的游子如今已满头白发,岁月的痕迹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后,“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叮咛,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希望友人不要轻易改变溪边的景致,因为这里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未来归来时,可以在此留下一首好诗,纪念这段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与时间深刻理解的情感流露。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天台茅桥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

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慈云院

七十有馀岁,不曾游此山。

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

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

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天柱山

孤峰插太清,天柱此垂名。

造化功成后,乾坤赖不倾。

夜星千栱小,秋汉一梁横。

欲问登临处,重梯四面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瑞相院

招提临古道,窣堵压孤山。

十里梅花树,都来一望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