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慈云院

七十有馀岁,不曾游此山。

因寻白云路,深入翠微间。

晓涧烟霞合,春岩草木斑。

谁灰心地火,占取一生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首次探访慈云院的情景。老者在寻求隐逸之境的过程中,踏入了翠绿的山林之中。清晨的山涧被轻烟与霞光交织,春日的岩石上覆盖着斑斓的草木。诗人以“心地火”比喻人生的追求与执着,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天柱山

孤峰插太清,天柱此垂名。

造化功成后,乾坤赖不倾。

夜星千栱小,秋汉一梁横。

欲问登临处,重梯四面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瑞相院

招提临古道,窣堵压孤山。

十里梅花树,都来一望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题潘几道杲亭

行尽城西路,为君登杲亭。

无云生碧落,看日出沧溟。

逐影成何事,负暄全我形。

交情长在目,隔岸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慈母石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