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经宇宙包无际,消得斯文一贯穿。
万水混茫潮约海,三辰焕烂斗分天。
鸢鱼察理河洛后,金玉追章秦汉前。
遥夜并听仍闇味,奎明谁敢第三篇。
这首宋朝陈起的《夜听诵太极西铭》是一首表达对经典学问深沉敬仰和感慨的诗。首句“六经宇宙包无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儒家经典的崇高评价,认为它们蕴含的智慧如同包容天地的宏大宇宙一般无边无际。接着,“消得斯文一贯穿”表达了诵读这些经典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深入研习,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万水混茫潮约海,三辰焕烂斗分天”运用比喻,将知识海洋与星辰天空相提并论,强调了学问的广博和深远,以及学习者的追求如潮水般涌动,试图穷尽天地之理。
“鸢鱼察理河洛后,金玉追章秦汉前”进一步描绘了学者们在历史长河中探寻真理,如鸢鱼溯流而上,追寻源头,金玉般的智慧在秦汉以前的典籍中熠熠生辉。
最后两句“遥夜并听仍闇味,奎明谁敢第三篇”以深夜静听诵读为背景,暗含了对学问的敬畏和谦逊,暗示即使是智者也不敢轻言超越前人的经典,如奎星般明亮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经典学问的博大精深,鼓励人们潜心研读,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学术传统的尊重和对个人学识的谦虚态度。
不详
千里双鱼贲草堂,中藏瑰异夜腾光。
兴因东阁增怀想,影落前荣不寄香。
四韵休誇毛颖伎,几回曾误寿阳妆。
感公意过兼金馈,惭乏琼琚展报襄。
信步过高岗,随僧到上方。
泉侵松径润,风出稻畦芗。
地险人谁问,山深屋亦藏。
惜无碑可考,创立自南唐。
闻逐秋云去,东西任所如。
偶过扬子宅,尽见邺侯书。
疏竹难藏鹤,清流可数鱼。
隔墙秋更迥,残柳夕阳初。
无眠辗转听更残,心绪如丝起万端。
煎药炉边童梦晓,读书檠下妇纫寒。
狻猊断火香犹婉,促织催秋袂怯单。
愿子大贤康节语,此情于我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