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湖边林间静谧的景象。诗人以“薄暮”、“长陂”、“林悄悄”、“短筇”、“苍苍”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画面。接着,“群阴消尽人同老,一气潜生天渐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的生命历程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学雪梨花偷试白,宿梅春鸟误啼黄”则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梨花初绽、梅花含苞待放的情景,以及春鸟在黎明前的误啼,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最后,“无端恼乱东溪竹,叶叶西风背夕阳”一句,通过竹叶在西风中摇曳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