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
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
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思。开篇“灵岳标真牒,孤峰入紫氛”两句,以宏伟的笔触勾勒出武夷山的神奇与高洁,“灵岳”指代仙境,"孤峰"则是对主峰特有的描绘,而“紫氛”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色彩。
接下来的“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两句,则转入细部刻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深而神秘的世界。"藤萝"和"仙穴"共同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而"猿鸟骇人群"则透露出这里与世隔绝,人迹罕至。
“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深情和赞美。"古道"象征着历史的悠久,而"悬流"则展现了山间溪流的壮丽。
最后,“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两句,则是对历史的一种追问与反思。“汉坛”和“秋藓”共同营造出一种古老而庄严的氛围,而"谁祀武夷君"则让人联想到这里曾经可能存在的祭祀活动,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呼应,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和历史沉淀的深刻感悟。
不详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鸡园开净土,雁塔倚寒空。
风铎和清梵,晴幡映彩虹。
香花倾海国,金碧拟天宫。
绝顶登临处,溪山一掌中。
积水深无际,神龙此屈蟠。
媚川珠彩动,射斗剑光寒。
燕脯谁能寄,犀灯岂易看。
负图当瑞圣,何苦蛰洪澜。
灵芽呈雀舌,北苑雨前春。
入贡先诸夏,分甘及近臣。
越瓯犹借渌,蒙顶敢争新。
鸿渐茶经在,区区不遇真。
寒潭吞别派,孤屿屹中流。
昔有骖鸾客,因名坠马洲。
洪波长赴海,碧树几经秋。
城郭何年变,空闻鹤语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