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

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

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

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

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

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

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

夜厌厌、凭何消遣。

形式: 词牌: 阳台路

翻译

楚天傍晚,枫叶凋零,稀疏的红色零落。
独自骑马在尘土中疾驰,愁看远方的山水绵延。
回忆起年少时光,那时正值青春,常常在温暖的香闺中依偎。
哪曾料到,往昔的欢爱如今已如云雨般分散。
此刻徒然回首,遥望帝都,泪水难以收回。
暮色中,衰草连天,仿佛隐藏着无数的道路和岔口。
今夜又要在陌生的苇村山馆过夜,寒灯陪伴。
长夜漫漫,依靠什么来打发这寂寥时光?

注释

楚天:南方的天空。
坠:落下。
凤帏:华丽的闺房。
嬉游:游玩,嬉戏。
云雨:比喻男女欢爱。
回首:回头看。
帝里:京都。
路歧:道路和岔口。
依前:依旧,仍然。
苇村:芦苇丛中的村庄。
寒灯:昏暗的油灯。
厌厌:形容夜晚漫长而无聊。

鉴赏

这首《阳台路》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以楚天傍晚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词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怀旧之情。"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形象地刻画出秋日黄昏的凄清景象,落叶纷飞,暗示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词人骑马独行,山水迢迢,勾起了他对往昔少年时在闺房中温馨欢乐时光的回忆,"凤帏"、"倚香偎暖"等词句流露出昔日嬉游的欢愉。

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已成云雨分散,让词人倍感失落。他望着远方的帝都,满目泪眼,感叹路途遥不可及,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孤独和迷茫。夜晚来临,词人只能在陌生的苇村山馆中寄宿,面对寒灯,感到百无聊赖,"夜厌厌、凭何消遣",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对过去的怀念,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两同心(其一)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

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

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饮散玉炉烟袅。

洞房悄悄。锦帐里、低语偏浓,银烛下、细看俱好。

那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尾犯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形式: 词牌: 尾犯

尾犯

晴烟羃羃。渐东郊芳草,染成轻碧。

野塘风暖,游鱼动触,冰澌微坼。

几行断雁,旋次第、归霜碛。

咏新诗,手捻江梅,故人赠我春色。似此光阴催逼。

念浮生、不满百。虽照人轩冕,润屋珠金,于身何益。

一种劳心力。图利禄,殆非长策。

除是恁、点检笙歌,访寻罗绮消得。

形式: 词牌: 尾犯

巫山一段云(其一)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