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上段拂参政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这卷玉牒已经完成六年,当年东游时曾与此事紧密相关。
千年盛世欢庆吉祥的聚会,朝廷两府新划分了天地间的权柄。
近在咫尺的天空和大地,如同日月般依附,片刻间雨水润泽了山河。
想必会怜悯那些淹没在尘埃中的失意之人,他们穿着白发青衫,在道路上奔波。

注释

玉牒:古代重要的文书或档案,这里指朝廷的重要文献。
六年:时间跨度,表示过去的时间。
千龄令庆:千年盛世的喜庆。
亨嘉会:吉祥的聚会,指盛世庆典。
二府:古代中央政府的两个重要机构,如尚书省和门下省。
造化权:天地自然的权柄,比喻朝廷的决策权。
咫尺云天:形容距离很近,如同在云天之间。
斯须:片刻,一会儿。
霖雨:连绵的大雨。
浃:遍及,滋润。
汨没:沉沦,埋没。
尘埃者:指身处困境、不得志的人。
白发青衫:形容年老且地位不高的人,这里指官员。
走道边:在道路上奔走,暗示奔波劳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代人上段拂参政》。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体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首句“玉牒书成已六年”表明诗人在官场中已有六年的历练,玉牒指的是官府的印信,用以象征权力和地位。接着的“东游曾记此周旋”,则是说诗人在东游时对这段经历仍然记忆犹新,这里的“周旋”可能指的是一次完整的旅行或是某种圆满的经历。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一句中,“千龄令庆”意味着长久的美好时光,而“亨嘉会”则指的是吉祥、喜悦的事物结合。诗人提到“二府新分”,可能是说官职或行政区划有所变动,伴随而来的“造化权”表明这种变化带来了新的权力结构。

接下来的“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人用“咫尺”来形容云天之近,用“依日月”则是说云彩紧随太阳和明月,这样的比喻充满了神奇与梦幻色彩。而紧接着的“斯须霖雨浃山川”,则迅速转换为大自然的另一面貌,倾盆大雨带来的是山川间的洗礼。

最后,“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一句中,“应怜汨没尘埃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世俗所埋葬、不为人知的人才或事物的同情和惋惜。而“白发青衫走道边”,则是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老者的背影,白发与青衫形成鲜明对比,这位老者在尘世间默默行走,不为人知。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官场变迁的暗示,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代变化、个人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冬夜对月怀彦逢弟

荒庭寒有月,穷巷静无声。

坐想积年别,遥同今夕明。

蹉跎前进士,憔悴老书生。

短棹归来好,边城久偃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对雪和马大卿

投分江梅亦太清,寻盟风絮却多情。

势先泽腹归冰鉴,气迫毫尖入管城。

吏部梦踰秦岭去,将军来作蔡州行。

拥炉令我思前躅,策蹇高吟愧孟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对雪和因老韵

谏陛何人正伏蒲,将坛无事且投壶。

因观雪曲词争胜,便觉诗邻势不孤。

警雁王师方入蔡,赠梅边使欲离吴。

可怜鼠辈殊轻敌,乃敢堂堂捋虎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归自合肥于四顶山绝湖呈孙仁叔抑之

达岸三时顷,瞻山四顶赊。

乔林知马尾,乱石见獐牙。

水脚浮青靛,湖唇滉白沙。

渔人收辏网,归去日西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