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朝倪谦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李文璧深深的哀悼之情。"已矣九川子",开篇即以沉痛的语气,感叹李文璧的生命已经结束,如同滔滔江河般不再。"临风增惋伤",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风声所引发的无尽悲痛。
"俄成蕉下鹿,竟作井中桑",运用比喻,将李文璧比作在蕉叶下消逝的鹿,暗示其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又以"井中桑"形容其死亡,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终结。"宿草秋迷冢",借秋草覆盖坟墓,描绘出凄凉的墓园景象,寓示着岁月流转与生死离别。
"陈编夕在床",则回忆起李文璧生前的书籍,夜晚仍在床头,象征着他对知识的热爱和精神的永存。最后两句"四枝丹桂好,云路看联芳",以丹桂象征高洁的品质,期待他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继续绽放光彩,寄托了对亡者的美好祝愿和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