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病中(其二)》由金代诗人王若虚所作,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身心俱疲的状态。诗中流露出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与困扰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关怀的感激之情。
首句“郁郁穷愁意”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病痛的折磨下,感到深深的忧愁和无奈。接着,“营营久病身”进一步描述了身体长期患病的疲惫不堪。诗人在病中,精神与肉体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诗情浑欲减”一句,诗人感叹自己因病而诗兴减退,无法像以往那样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或寄托思绪。而“药物但相亲”则表明了诗人对药物的依赖,虽然药物能暂时缓解病痛,但并不能根治病因,也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未得驱穷鬼,终须问大钧”表达了诗人对摆脱疾病困扰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命运的思考。这里的“穷鬼”象征着病痛与苦难,而“大钧”则是指宇宙的法则或命运,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寻求理解的愿望。
最后,“三时劳慰抚,甚愧故人真”则深情地表达了对朋友在病中的关心与照顾的感激。在病痛中,朋友的陪伴与关怀显得尤为珍贵,诗人对此深感感激,并表达了内心的愧疚与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病中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疾病痛苦的直接表达,也有对友情温暖的深切感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对生命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