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题长沙郑淑荃女史云璈阁诗草

潇湘江上,有邮筒寄我,玉台新咏。

睥睨吟坛雄树帜,肯让须眉辞骋。

刻玉为肠,镂冰为骨,团雪为情性。

鲤鱼风好,送诗吹过烟艇。

除却苏氏兰言,谢家絮语,今日应推郑。

密咏恬吟浑不厌,云外尚留馀韵。

笑我壶庐,爱君锦绣,样子描无准。

瓣香私爇,存心当可遥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清代邓瑜的《湘月·题长沙郑淑荃女史云璈阁诗草》是一首词,以潇湘江为背景,通过对郑淑荃女士诗才的赞美,展现了词人的敬仰之情。词中将郑淑荃比作“玉台新咏”的邮筒,传递出她的诗歌如同珍贵的文学遗产,令人期待。"睥睨吟坛雄树帜"一句,形容她在文坛上的雄姿,不逊于须眉男儿。

邓瑜赞赏郑淑荃的诗才横溢,称其作品如“刻玉为肠,镂冰为骨,团雪为情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文字的精致与情感的纯粹。接着,他以“鲤鱼风好,送诗吹过烟艇”比喻江风传送她的诗篇,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

词人还提及了苏氏和谢家的文学传统,认为在当代应推崇郑淑荃的独特风格。"密咏恬吟浑不厌,云外尚留馀韵",表达了对郑淑荃诗作的深深喜爱和对其才华的持久欣赏。最后,邓瑜以“笑我壶庐,爱君锦绣,样子描无准”表达自己对郑淑荃诗艺的钦佩,感叹难以准确描绘其风采,只能通过内心的感悟来共鸣。

词的结尾,“瓣香私爇,存心当可遥证”,寓意对郑淑荃诗才的敬仰如同虔诚地焚香,虽远隔千里,但心意相通,足见词人对她的敬重和对她诗歌的珍视。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赞美女性才情的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收录诗词(68)

邓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泽.冬夜盼家书

圆月凝愁,寒灯晕影,偏惊长夜如年。

盼绝家书,恨它千里俄延。

误人鱼雁无情甚,漫思量、尺素遥传。

怕累伊,一阵霜风,吹落江烟。

思亲太急胸头恶,叹蛛丝宛转,方寸长牵。

极目凭栏,白云摇曳南天。

吴头楚尾伤心路,纵凝眸、亲舍何边。

最难禁,百叠千行,有泪无言。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庆春泽.庚寅元宵,春词索和璞斋

律转天心,阳回地气,雨馀刚好新晴。

佳节从头,难逢元夜同更。

几年冷淡梅花雪,记联吟、绿意红情。

喜今朝,春满江东,月满中庭。

故乡重到怀今昔,叹当初鬓角,点了星星。

嘉淑虚传,奈伊盐米光阴。

也知花市灯如昼,爱清幽、自掩疏棂。

笑通宵、远近人家,爆竹声声。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红情.题吴兴周侍御丈缦云先生茗边填词第二图,同璞斋作

此翁仙侣。耐半瓯沁雪,松篁如许。

往事从头,依旧茶经配图谱。

师弟传神画里,休定认、后游前度。

但侧耳、便有瓶笙,相和沸疏雨。云雾。梦同煮。

料袅入篆烟,荡漾心缕。

引商刻羽,隔院呼鬟试鹦鹉。

几遍回、甘忍俊,惯消息、腋风脾露。

是江表、家世也,曲终善顾。

形式: 词牌: 暗香

乳燕飞.己巳初春,微疴偶作。百感纷来,欹枕无眠,信口赋此

世事何堪问。念椿庭、一官寄迹,终归无定。

廿载匏悬贫转累,赢得霜痕满鬓。

只手板、消磨相證。

毕竟有谁能点铁,叹空炊、无米慈劳甚。

长太息,恹恹病。离家以后难消恨。

走天涯、儿女身世,从人行径。

回忆孩提真乐趣,二十馀年一瞬。

常漫把、思亲泪揾。

何日归宁偿我愿,效斑衣、舞彩承欢景。

心切切,梦难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