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其二)

侍郎佛地位中人,一饭何尝不念民。

泾渭同流须有别,雪霜杀物乃为仁。

扬清可使贪夫愧,去恶能令善者伸。

自笑狂生太饶舌,见诗少喜定多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他身为侍郎,佛门中人,每餐都心系百姓。
即使泾渭二水混杂,也需分辨清楚,如同雪霜虽冷酷,却能体现仁德。
弘扬清正能让贪婪之人感到羞愧,去除邪恶能让善良的人得到伸张。
我这个狂放不羁的人常常多言,见到诗歌少有欢喜,更多的是责备。

注释

侍郎:古代官职名,这里指地位较高的人。
中人:居中、有德之人。
泾渭:古代河流名,比喻事物的黑白分明。
雪霜:自然现象,象征严酷。
仁:仁爱,道德上的善行。
扬清:彰显清廉,贬斥污浊。
贪夫:贪婪之人。
善者:品行端正的人。
狂生:自谦之词,指自己行为放纵。
饶舌:多嘴多舌。
喜定:欢喜平静。
嗔:责怪,生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和个人品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开篇“侍郎佛地位中人,一饭何尝不念民”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官居侍郎之人的期望,即便是享有尊贵的地位,也应该时刻记挂着百姓的福祉。这反映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情操。

接着“泾渭同流须有别,雪霜杀物乃为仁”则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泾、渭两河水性不同,但最终汇入黄河,象征着事物虽然外表相同,但内在本质却各有千秋。而“雪霜杀物乃为仁”一句,则是借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真正的仁德应是在适度中表现,不应该盲目地滥施恩惠。

诗人通过“扬清可使贪夫愧,去恶能令善者伸”表达了对正义与道德的坚持和推崇。这里强调的是,弘扬清廉之风可以让那些贪婪之徒感到羞愧,而摒弃邪恶则能够使行善之人得到伸张。

最后,“自笑狂生太饶舌,见诗少喜定多嗔”则是诗人的自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的文字能力的自信和对自己情感表达的深刻认识。这里“狂生”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当时的不循规矩、个性鲜明,而“太饶舌”则是说诗人言辞丰富,但看到他人的诗作却往往感到少有欢喜,多有嗔恨之情。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文学作品的严谨态度,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挑剔。

总体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社会、自然与个人品德的深刻思考,它通过对官员责任、自然法则、道德推崇以及自我反省等方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情操。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其一)

棠木筠溪手自栽,竹湖又剖竹符来。

祖孙相望风流盛,父老驩传春意回。

拔薤莫须施辣手,泛莲似更欠清才。

善人所至如甘雨,要洗漳民满面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陈起予宗夏二首(其二)

昔共从师未裹头,如今双鬓各惊秋。

我无突兀万间厦,君自昂藏百尺楼。

风雨苦多时事恶,英雄未遇老天愁。

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题诗寄便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陈起予宗夏二首(其一)

道有穷通时屈伸,夫君气槩岂长贫。

帐前弟子知无几,膝上郎君最可人。

苜蓿尽多聊一笑,栗梨见觅莫渠嗔。

平生耿耿犹存否,五十端能贵买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其二)

年来师道孰知尊,温饱何缘得浼君。

鸿雁暂为粱稻计,牛羊谁为牧刍勤。

琴书到处聊娱目,羽翼生时要薄云。

我偶书田收一熟,向来正亦病人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