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世同韵二首(其一)

立朝初不愧廷臣,晚节胡为苦乞身。

自度济时无远略,不如辞禄作閒人。

林间幸已安禅榻,湖上何妨掷钓纶。

若也故人能过我,尚堪共醉瓮头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他在朝廷初时并不愧对群臣,晚年为何却苦苦请求辞职。
他自知没有长远的治国之策,不如辞去官职做个闲人。
在树林中已能安心打坐,湖边垂钓又何妨。
如果老朋友能来看望我,还能一起畅饮度过春日时光。

注释

立朝:在朝廷。
初:起初。
不愧:不感到惭愧。
廷臣:朝廷官员。
晚节:晚年。
胡为:为何。
苦乞身:苦苦请求辞职。
自度:自我衡量。
济时:救世。
无远略:没有长远计划。
辞禄:辞去官职。
閒人:闲散之人。
林间:树林中。
安禅榻:安心打坐。
湖上:湖边。
掷钓纶:垂钓。
过我:看望我。
共醉:一起畅饮。
瓮头春:春日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人吴芾所作,名为《和朱世同韵二首(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不满与失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立朝初不愧廷臣,晚节胡为苦乞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曾怀有理想,为朝廷出力而不感到羞愧,但到了晚年却沦落到不得已去乞求保持官位的境地,显得十分辛酸。

"自度济时无远略,不如辞禄作閒人。"

诗人自我反省,没有能力改变时代的局势,与其继续留在朝廷中无作为,不如放弃官职,过上隐逸的生活。

"林间幸已安禅榻,湖上何妨掷钓纶。"

这里描绘了一种恬静自然的景象,诗人在林间安置了自己的禅榻,在湖上悠然地垂钓,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

"若也故人能过我,尚堪共醉瓮头春。"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即便是昔日的朋友能够超过自己,也无所谓,只愿与他们共同享受酒宴,尽情欢乐于春天。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以及对个人理想和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体会。通过对自然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逃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朱守有待亭

使君敛惠抚吾乡,物阜年丰特异常。

已向湖中同众乐,更来山上发天藏。

登临缅想高怀适,赋咏悬知雅兴长。

独恨杜门方屏缩,莫窥佳致望馀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江朝宗韵奉寄

休言簿领尚沉迷,器业如公岂久稽。

不见自怜心若失,相从还记手同携。

飞黄正欲驰长坂,倦翼方欣返故栖。

出处不同空怅望,何时来过武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和池州陈教授韵二首(其二)

平时野性爱吟诗,一字长惭未得师。

妙句既容窥格律,良辰更喜觌光仪。

绛帷暂且留三楚,丹陛行将命一夔。

莫为浮荣求速化,功名到底属男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池州陈教授韵二首(其一)

人物今谁似此郎,合居严近赞垂裳。

未将事业先诸老,且把文章变一方。

今日杏坛风似鲁,向来铁砚志如桑。

会看奋迅为时用,展尽胸中计策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