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沈四逸人

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沈。

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

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

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

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

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

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

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沈侯的深沉难以揣测,他的境遇如同浮沉不定的波涛。
十年来常常独自坐着,又有几人能理解我这颗孤独的心呢?
我乘船驶向浩渺的大海,带着宝剑投入黄金般的希望。
世间琐事不值得烦忧,我在西山的静谧中拥有田地。
我来到这里遇见了知己,心情得以舒展开阔。
没想到在这小小的门庭内,却藏着如江海般深沉的情感。
秋风吹过,濮水边传来阵阵捣衣声。
在杯酒之前,我心中忧虑如雁阵飞翔,哀愁的声音连绵不断。
一生中我最看重离别,满怀感激面对孤独的琴声。

注释

沈侯:指沈姓的朋友。
浮沈:比喻人生的起落不定。
独坐:独自一人。
此心:内心深处的情感。
沧海:大海。
黄金:象征财富和希望。
世务:世俗事务。
西山岑:西山的寂静之地。
知己:了解自己的朋友。
清襟:开朗的心情。
沛然:充沛的样子。
江海深:比喻深厚的情感。
疾风:猛烈的秋风。
濮上:地名,濮水附近。
鸣砧:捣衣的声音。
耿耿:心情焦虑。
联雁:雁群。
感激:深深感动。
孤琴:孤独的琴声,表达情感寄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隐居生活和他与朋友间的情谊。开篇“沈侯未可测,其况信浮沈”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但保持信念的态度。接着,“十载常独坐,几人知此心”反映了诗人长期的孤独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孤独感。

“乘舟蹈沧海,买剑投黄金”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追求的决心。紧接着,“世务不足烦,有田西山岑”显示出诗人对于尘世纷争持有超然态度,并有自己的田地在西山,可以自给自足。

“我来遇知己,遂得开清襟”表达了与知心朋友相遇后的喜悦和心灵的释放。然而,“何意阃阈间,沛然江海深”又转而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隔绝感和内心的深沉。

“疾风扫秋树,濮上多鸣砧”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而“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则是诗人在饮酒时思绪万千,与朋友之间情谊深厚。

最后,“平生重离别,感激对孤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不断离别的感慨,以及独自弹奏琴瑟时的情感波动。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士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赠别晋三处士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形式: 古风

入蜀

万水千山音信希,空劳魂梦到京畿。

漫天岭上频回首,不见虞封泪满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广陵宴次戏简幕宾

一曲狂歌酒百分,蛾眉画出月争新。

将军醉罢无馀事,乱把花枝折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