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

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

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

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

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深厚情感的思考。

首联“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城市,红旗飘扬,象征着历史的辉煌起点。这里“神武”二字,既指古代的英明君主,也暗含对国家强盛的向往和追溯。

颔联“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运用典故,回顾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平定乱局的历史,以及汉朝建立时开创的礼仪制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从动荡到秩序的转变,以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颈联“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四海之内华夏儿女共有的归属感。这里的“旧族”不仅指汉族,也泛指中华文明的各民族,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尾联“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点明了土地、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深思。最后一句“有人尽日倚栏思”则以个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西乡星歌

人不能容此嵚崎磊落之身,天尚与之发扬蹈厉之精神。

除旧布新识君意,烂烂一星光射人。

人人惊呼伯有至,昨为天盗今为厉。

海上才停妖鸟鸣,天边尚露神龙尾。

神龙本自西海来,蹈海不死招魂回。

当时帝星拥虚位,披发上诉九天阊阖呼不开。

尊王攘夷平生志,联翩三杰同时起。

锦旗遥指东八州,手缚名王献天子。

河鼓一将监众军,中宫匡卫罗藩臣。

此时赤手同捧日,上有一人戴旒冕,是为日神之子天帝孙。

下有八十三州地,满城旭彩辉红轮。

乾坤整顿兵气息,光华复旦歌维新。

无端忽唱征韩议,汝辈媕阿难计事。

参商水火不相能,拂衣大笑吾归矣。

归来落拓不得志,牵狗都门日游戏。

鼻端出火耳后风,指天画地时聚议。

夜半拊床欲为帝,奋梃大呼投袂起。

将军要问政府罪,胡驱吾辈置死地?

三千万众我同胞,忍令绞血输血税。

死于饥寒死于苛政死于暴客等一死,徒死何如举大计。

一时啸聚八千人,各负长刀短铳至。

赤囊传警举国惊,守险力扼熊本城。

雷池一步不得过,天纲所际难逃生。

十二万军同日死,呜呼大星遂陨地!

将军之头走千里,将军之身分五体。

聚骨成山血作川,噫气为风泪如雨。

此外喑呜叱咤之声势,化为妖云为沴气。

骑箕一星复归来,狼角光芒耀天际。

吁嗟乎,丈夫不能留芳千百世,尚能贻臭亿万载。

生非柱国死非阎罗王,犹欲齰血书经化作魔王扰世界。

英雄万事期一快,不复区区计成败。

长星劝汝酒一杯,一世之雄旷世才。

形式: 古风

石川鸿齐英偕僧来谒张副使误谓为僧鸿齐作诗自辩余赋此以解嘲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

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

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

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

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

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

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

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

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

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

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

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

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形式: 古风

不忍池晚游诗(其一)

开门看雨梦才醒,一抹斜阳映画屏。

随著西风便飞去,弱花无力系蜻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不忍池晚游诗(其二)

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四壁晚钟齐接应,分明不隔一牛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