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甥八三哥

文家渺江海,事物隘天地。

不患寡所识,要在索其至。

圣贤力已到,螟蜾世名利。

堂堂一唯翁,守约妙洙泗。

眷言汝少年,趣向已知意。

相从匝寒暑,愧我有事累。

归舟江风急,惜别重增喟。

约己能自修,它年幸相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送曾甥八三哥》。诗中表达了对甥侄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未来的殷切期望。

首句“文家渺江海,事物隘天地”以广阔的自然景象比喻知识的浩瀚无垠,暗示甥侄应有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接着“不患寡所识,要在索其至”鼓励甥侄不必担心知识的匮乏,关键在于追求知识的极致和深入理解。

“圣贤力已到,螟蜾世名利”则提醒甥侄要远离世俗的名利诱惑,学习圣贤的智慧与品德。接下来“堂堂一唯翁,守约妙洙泗”赞扬甥侄的长辈(或指自己)坚守简朴的生活方式,遵循儒家的教诲,生活得既高洁又智慧。

“眷言汝少年,趣向已知意”表达了对甥侄作为年轻人的关怀,希望甥侄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相从匝寒暑,愧我有事累”则是诗人对自己忙碌生活的反省,感到对甥侄的陪伴不够,内心充满歉意。

最后,“归舟江风急,惜别重增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诗人乘着归舟,江风急促,心中充满了对甥侄的不舍和深深的感慨。“约己能自修,它年幸相记”寄语甥侄,希望甥侄能够自我约束,不断修身养性,并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回忆这段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甥侄的深切关怀,也有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甥侄成长的期待。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送敬之

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

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

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

复是暮春时,薰风转吕律。

武夷山甚高,千丈耸崷嵂。

昧者信谁知,见者多自失。

名父难为子,世论莫深诘。

要使学力健,用则定爵秩。

我亦理征帆,相将坐林密。

先乃送君归,斑衣入堂室。

从容奉亲欢,岂但文度膝。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送子应丈兼怀元默兄

去年风雪夜,高楼醉题诗。

今年风露秋,把酒看木犀。

怀人在何许,分教大江西。

掩关正愁予,公来殊好奇。

故交非不多,那有此襟期。

徘徊仅三日,归舟又前溪。

凄凄木叶飞,荒山夜猿啼。

公住无庸归,人生休别离。

形式: 古风

送周叔谨

学行世所稀,到眼发孤咏。

闻君欲高卧,当不与物竞。

师从既名德,朋友且多令。

堂堂丽泽公,沉潜率理性。

武夷老仙伯,辩析至于命。

愿言融液之,此意千载盛。

相逢复相别,一进当一庆。

波流易荡委,山立要持正。

剡中山水窟,眼界可便静。

因风时寄音,各各药其病。

形式: 古风

送王安行

西湖非不佳,草木已变衰。

芙蓉花虽红,奈逼清霜时。

昔见决科日,春酣桃杏枝。

今从秣陵来,我乃官于兹。

纷纷许史家,悠悠王谢儿。

吾侪抚书剑,百事胡能知。

芜湖连大江,风烟荡湾埼。

子归但饮酒,可逭寒与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