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海丰何令君(其一)

凌云彩笔太峥嵘,万井弦歌播颂声。

不见应刘誇吏迹,可曾卓鲁擅诗名。

蛟龙溪畔行春地,甲子门前吊古情。

防海不须烦尺组,五言君自有长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赠海丰何令君(其一)》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通过对海丰何令君的赞美,展现了对官员为政与文学才华的双重欣赏。

首联“凌云彩笔太峥嵘,万井弦歌播颂声”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何令君的文采斐然,如同凌空而起的彩笔,其文章之高妙,犹如千家万户的弦乐与歌声,传遍四方,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这里不仅赞扬了何令君的文学才华,也暗示了其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颔联“不见应刘夸吏迹,可曾卓鲁擅诗名”通过对比,将何令君与历史上的应玚、刘桢以及卓文君、鲁班等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强调了何令君在为官和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表达了对其才能的高度认可。

颈联“蛟龙溪畔行春地,甲子门前吊古情”描绘了何令君在海丰这片土地上,如同蛟龙般游弋于溪流之间,享受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同时,甲子门前的吊古之情,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何令君深沉情怀的体现,显示了他不仅关注现实,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尾联“防海不须烦尺组,五言君自有长城”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何令君治理海防能力的信任与赞赏。尺组是古代测量长度的工具,此处比喻何令君无需借助外力,仅凭其智慧与能力,就能像长城一样守护海疆,防范外敌入侵。这不仅是对何令君军事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整体治理能力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何令君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深切赞美。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海丰何令君(其二)

曾从噩渚挹芳尘,频捧鱼椷自海滨。

制锦化应移卉服,还珠恩已到鲛人。

花明讼案凫还集,吏散琴堂鹤转亲。

早晚治行徵第一,玺书伫看紫泥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其一)

简书重沐两朝恩,此日雄名八座尊。

拥传初归称大老,捧觞频祝到曾孙。

那堪白发随黄口,还有青山对绿樽。

蜡屐不愁无济胜,赐回灵寿杖犹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其二)

穆皇初载通朝籍,五十年来亦倦游。

从此鹓鸾辞殿陛,且教猿鹤领春秋。

宦成天地余双鬓,卜就菟裘老一丘。

世事悠悠何足问,不妨吾道已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李中丞自滇中致仕还里(其三)

新辞节钺谢櫜鞬,今日真成返故园。

攀卧此时滇父老,勋名千古楚王孙。

两朝赐履曾三仕,四世斑衣见一门。

从经馀年皆帝力,青山还拟答明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