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俗(其三)

争迎使节共欢呼,骢马前头众妇趋。

首顶糍盘陈野食,大官曾未识都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域风俗的独特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番地人民迎接使节时的热情与淳朴。首句“争迎使节共欢呼”,生动地刻画出番民们对使节到来的热烈欢迎,他们以欢声笑语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和尊敬。接着,“骢马前头众妇趋”,描绘出一幅画面,使节乘坐的骢马上前,周围妇女纷纷向前,显示出她们对使节的恭敬与期待。

“首顶糍盘陈野食”,进一步展示了番地人民的待客之道,他们以糍盘作为礼物,摆上野味食物,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使节的款待与友好。然而,“大官曾未识都都”,则巧妙地揭示了番地风俗与中原官僚制度之间的差异,暗示了番民们可能对使节的身份和地位并不完全了解,这种不拘礼节的接待方式,体现了番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中原与番地的风俗习惯,展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待客之道,以及对远方来客的尊重与热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收录诗词(128)

张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螺青书屋

湖海元龙气未除,乾坤宽大是吾庐。

身閒不必买山隐,心静何妨近世居。

案少奇珍惟笔砚,囊无长物只琴书。

螺青社里频开帐,潇洒襟怀定属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友人柬问螺阳风土

问俗竟如何,家家茅结庐。

有村皆种竹,无地不通车。

秉穗赓多稼,鸡豚乐比闾。

但令安作息,海宇即豳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追怀刘壮肃公

忆昔甲申岁,法夷寇南瀛。

公自平发逆,久叹髀肉生。

英雄乘时势,系越更请缨。

四郊刁斗急,虎帐夜不惊。

胜败乃常事,深谋功竟成。

遂令彼金人,畏惧岳家兵。

莫云修武备,海岛便升平。

百年开草昧,政教未风行。

凶番赖以抚,田赋赖以清。

汽车行陆舟,电火不夜城。

顽民忽梗化,揭竿辍芸耕。

即为尧舜民,宁免租税征。

处士亦横议,时作不平鸣。

用夷以变夏,毋乃妄讥评。

斯人已不见,治绩犹分明。

创始畀后人,文献有馀荣。

斜日登大墩,古城址已倾。

岿然北门楼,寄我古今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铁砧山吊古

凭吊空山感百端,延平创业最艰难。

孤军地拓田横岛,上将身登韩信坛。

井水一泓冰雪冷,剑光万丈斗牛寒。

铁砧胜迹堪千古,想见英雄立马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