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彝宪归乡

处处春波满稻畦,海棠零落子规啼。

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

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

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处处稻田春水盈盈,海棠花凋零杜鹃鸟在啼。
我被派往远方郡县滞留,又要走过十里长亭继续前行。
夜晚滩头涛声打扰了游子的梦境,雨后初晴的云景成了诗的主题。
回到家乡我要询问田园的消息,桃李树下是否还有旧时的小径。

注释

处处:到处。
春波:春天的湖水。
稻畦:稻田。
海棠:一种春季开花的灌木。
零落:凋谢。
子规:杜鹃鸟。
一麾:官职或职权的象征,此处指官职。
远郡:偏远的郡县。
留滞:停留,滞留。
十里长亭:古代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
解携:启程,离开。
后夜:深夜。
滩声:江河岸边的涛声。
妨:妨碍,打扰。
客梦:旅人的梦。
初晴:雨后初见晴天。
田园事:乡村的事务,农事。
桃李:泛指果树,也比喻学生。
旧蹊:旧有的小路,旧时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温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处处春波满稻畦"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丰收景象。这里的“春波”指的是春水的波光,与“满稻畦”相呼应,勾勒出了一幅金黄色的谷穗在春风中摇曳的美丽图景。

接下来的"海棠零落子规啼"则描绘了春天花开花落的情境。海棠(也称为棣棱)是春日常见的花卉,它们零落的花瓣和鸟儿啼鸣的声音,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又不免有淡淡忧伤的氛围。

"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情。"一麾"指的是官员手中执掌的麾杖,也象征着权力和职务;而“方留滞”则透露出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留下不走的愿望。"十里长亭又解携"中的“长亭”是古代行旅休息的地方,“解携”意指挽留,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那份不舍得分离的心情。

"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这两句,则通过对环境声音的描写,传递出诗人的深夜思绪和早晨的清新。"后夜滩声"可能指的是远处溪流的声音,而“妨客梦”则暗示了这种声音甚至影响到了行人(或朋友)的梦境。“初晴云物入诗题”则是说在初见阳光的晴朗天气中,周遭的景象都似乎能成为诗歌创作的灵感。

最后两句"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留恋和期待。诗人在送别后,回到家中,会询问关于田园生活的情况,而“桃李犹应有旧蹊”则是说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如同桃花、李花一样,即使时间流逝,也仍然保留着往日的痕迹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与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对故乡生活的怀念。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送邵梁秀才

君家罨画溪,岁晚忽思归。

密雪不献赋,流尘空化衣。

购书藏屋壁,温席奉庭闱。

清世莫招隐,垂天待一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高学士知越

万壑千岩古剡中,锦旗朱毂此临戎。

酒厨岁取公田秫,樵舸朝分射的风。

阁吏蒸青藏史牍,席宾簪玳奉谈丛。

海邦讼息多幽赏,禹穴奇书为一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章四十舅翁东归

乡党共推贤,干名二十年。

早怀荆岫璞,迟下祖生鞭。

敢谏书无报,徒行履欲穿。

圣朝公道在,搔首赋归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章安世赴举

萤烛辛勤十载馀,蔼然高价满州闾。

一枝未折仙人桂,千里又随乡老书。

梁苑雪花成赋后,禹门雷鼓化鳞初。

山城日日望春榜,莫遣南来音信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