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一)以隋索靖小字法华经及古器为老人寿

汉铸九金神鼎,隋书小字莲经。刚风劫火转青冥。

护守应烦仙圣。昨梦归来帝所,今朝寿我亲庭。

只将此宝伴长生。谈笑中原底定。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翻译

汉代铸造了九个金色神鼎,隋朝书籍中记载着小字莲经。经历了猛烈的风火洗礼后,它们化为青天之物。
守护这样的宝物,想必需要仙人圣贤的辛劳。昨晚我在梦中回到天帝的宫殿,今天早晨它赐福于我的亲人。
我将珍藏这宝物,伴随我永生。在谈笑之间,它将使中原之地安定下来。

注释

九金神鼎:象征权力和神圣的大型青铜器。
小字莲经:可能指佛教经典,小字表示古籍中的细小字体。
刚风劫火:形容严峻的考验或灾难。
青冥:天空,这里指宝物升华后的状态。
仙圣:神仙和圣人,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昨梦归来帝所:梦境中的经历,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的指引。
寿我亲庭:为亲人带来长寿和福祉。
谈笑中原底定:轻松交谈间就能使局势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老人寿辰的祝福与对佛法和古器的赞美。

"汉铸九金神鼎" 一句,描绘了一幅古代珍贵器物的图景,九金神鼎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传承。"隋书小字莲经" 则是对佛教经典《法华经》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的描绘,这里的“小字”指的是隋代书法家索靖所创的小字书写艺术,体现了书法与宗教文化的结合。

接下来的"刚风劫火转青冥。护守应烦仙圣",则是一种神话色彩的描述,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刚风、劫火)和超自然的存在(护守仙圣),表现了对高寿老人的祝福,同时也融入了一丝神秘与敬畏之情。

"昨梦归来帝所,今朝寿我亲庭。只将此宝伴长生。" 这几句诗文笔触轻盈,如同清风徐来的画面,描绘了老人在家人的围绕中度过的祥和生活。这里的“昨梦归来”可能指的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而“帝所”则是超越现实世界的高远象征;“今朝寿我亲庭”则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愿望,"此宝" 指的是前文提到的隋书小字莲经和汉铸九金神鼎,意味着这些文化遗产将伴随老人的长生。

最后一句 "谈笑中原底定",则是对平和生活的赞美。这里的“谈笑”描绘了一幅和谐交流的画面,而“中原”既可以指代中国,也可能特指黄河流域一带,这里代表了安稳与坚固的象征。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神话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老人寿辰的祝福和对生命长久的祈愿。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五)代五三弟为老母寿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天怜阴德遍人间。

赐与还丹七返。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年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十二)为枢密太夫人寿

畴昔通家事契,只今两镇交承。起居枢密太夫人。

绿鬓斑衣相映。乞得神仙九酝,祝教福禄千春。

台星直上寿星明。长见门阑鼎盛。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八)黄陵庙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题溧阳三塔寺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面片。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