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襄一清(其一)

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

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

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

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文襄一清在清朝时期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展现了其在处理边疆危机和内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与决断。首联“元戎三度入咸秦,遑计威仪坏阁臣”点明了杨文襄多次深入敌境,不拘小节,甚至不惜破坏朝廷礼仪,以示其对国家利益的坚定追求。颔联“仇钺奇功归别将,江彬蜚语出优人”则揭示了在军事行动中,真正的功勋被边缘化,而小人的谗言却能左右局势,讽刺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不公。颈联“边墙未筑投簪去,内患须涂画掌陈”表达了杨文襄对于边防建设和内部治理的重视,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尾联“最喜南徐居要地,厌厌夜饮帝南巡”则以轻松的笔触,描绘了杨文襄在南徐这个战略要地的从容自信,以及皇帝南巡时的宁静氛围,暗示了他对局势的掌控和内心的平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杨文襄在复杂政治环境下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杨文襄一清(其二)

一代姚崇未易才,行边新色李临淮。

智囊隃度机奇中,献庙雷仝议久谐。

绕涿除非崔氏艺,隐宫长是太常斋。

金钱志墓寻常事,抵死英雄恨不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彭襄毅泽(其一)

嫁女楚楚造漆器,中人之家所有事。

是第不为吴隐之,乃援象箸王杯例。

趣焚之火持急装,徒步南登太守堂。

堂上抡杖下堂詈,十二围腰倒平地。

匍伏受责起牵衣,苦留不住飘然归。

徽州固是脂膏地,尔母瘠民吾乐饥。

何哉石城邹吏目,以言谪官饭不足。

其父来视之,怒其不养捶之哭。

两家义方非中庸,中庸之道惟痴聋。

形式: 古风

彭襄毅泽(其二)

豫盗蜀盗次第平,辕门大旗马一鸣,诸将股栗以膝行。

误谓虎仙利可啖,贻二千币银酒枪。

满速儿翻哈密城,尚书齮龁挟隙生。

构之内竖竖不信,置酒交情使窃听。

醉骂叱咤声洪钟,屏间隐蔽颊发红。

并力怂恿落其职,群盗闻之动颜色。

山河誓券不旌功,一死英雄魂报国。

茕茕二妾守空庐,天寒日暮无衣食。

形式: 古风

新建侯王守仁(其一)

充闾佳气有云飞,知是神人抱送归。

墓上梦徵名将剑,江边泪认逐臣衣。

悟开心学源源活,遁入禅机渐渐非。

第一山阴流派别,天泉四语證王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