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道人招魂歌(其二)

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

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

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

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

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有母亲在南方去世,天空阴沉杀气弥漫。
忍心将她的白骨埋在崖山边,想起艰辛劳苦泪水涟涟。
孤儿忠诚报答无尽恩情,即使拔舌剖心也在所不惜。
大地因她的血化为碧玉,我在黄泉下见到母亲也无法责怪。
啊,第二首歌唤起回忆,灵魂无法招回只能长叹。

注释

有母:有母亲。
死:去世。
南国:南方。
天气:天空。
黯淡:阴沉。
杀气:弥漫的凶兆。
黑:黑暗。
忍埋:忍心埋葬。
玉骨:白骨。
崖山:山崖。
蓼莪:形容辛苦劳作。
劬劳:辛劳。
臆:胸口。
孤儿:失去父母的孩子。
罔极:无尽。
拔舌:极端痛苦的惩罚。
剖心:挖心。
命:生命。
惜:可惜。
地结:大地凝聚。
苌弘:古代忠臣,传说其血化碧玉。
血成碧:血变为碧玉。
九泉:地下九泉,指阴间。
见母:见到母亲。
无言责:无法责怪。
二歌:第二首歌。
忆:回忆。
魂招:灵魂召唤。
长叹息:长久的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浮丘道人招魂歌》的第二首,出自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之手。全诗表达了对逝去母亲深沉的哀思和悲痛。

"有母有母死南国,天气黯淡杀气黑。"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阴森、肃穆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映射内心的悲伤之情。"有母"二字反复强调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而"死南国"则指母亲不在人世,"天气黯淡杀气黑"形容了一种压抑和死亡的氛围。

"忍埋玉骨崖山侧,蓼莪劬劳泪沾臆。"

诗人表达了对母亲遗体的安放之处,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悲痛。"玉骨"比喻母亲的遗骸,"崖山侧"则是埋葬之地;"蓼莪劬劳泪沾臆"则形容了诗人哀思之情,如溪水般绵长而深沉。

"孤儿以忠报罔极,拔舌剖心命何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母亲的忠诚。"孤儿"自指无依无靠的自己,而"以忠报罔极"则是说要用尽一切手段来报答母亲;"拔舌剖心"形容了牺牲自己的肉体,甚至生命,以此表达对母亲的不尽之情。

"地结苌弘血成碧,九泉见母无言责。"

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情境。"地结苌弘血成碧"形容了大地因悲痛而凝固成碧色的血水,而"九泉见母无言责"则是说即便在地府之中与母亲相见,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怨恨和不舍。

"呜呼二歌兮歌复忆,魂招不来长叹息。"

结尾两句诗人通过演唱《招魂歌》来召唤逝去之人的灵魂,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将其召回,故而只能发出长叹。

总体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母亲深切的哀思和悲痛,是一首情感浓烈、意境深远的杰作。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浮丘道人招魂歌(其八)

有诗有诗吟啸集,纸上飞蛇喷香汁。

杜陵宝唾手亲拾,沧海月明老珠泣。

天地长留国风什,鬼神护呵六丁立。

我公笔势人莫及,每一呻吟泪痕湿。

呜呼八歌兮歌转急,魂招不来风习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浮丘道人招魂歌(其四)

有妹有妹天一方,良人去后逢此殃。

黄尘暗天道路长,男呻女吟不得将。

汝母已死埋炎荒,汝兄跣足行雪霜。

万里相逢泪滂滂,惊定拭泪还悲伤。

呜呼四歌兮歌欲狂,魂招不来归故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文山诗藁

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穷荒。

恨极心难雪,愁浓鬓易霜。

燕荆歌易水,苏李泣河梁。

读到艰难际,梅花铁石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贾魏公府(其三)

湖边不见碾香车,断珥遗钿满路涂。

门径风轻飞野马,亭台火尽及池鱼。

海棠花下生青杞,石竹丛边出紫苏。

却忆相公游赏日,三千卫士立阶除。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