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外舅谨斋洎雅山准轩三吴先生游西园摘新茶汲泉煮之香味殊胜焙者

云根得奇草,金芽撷芳鲜。

石鼎生古澜,松风语寒烟。

虽微龙凤制,而得雨露全。

玉尘飞素涛,信美非其天。

临风勿浪啜,侑以离骚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山根处找到奇异的草药,金色的嫩芽采摘来都是芬芳新鲜。
古老的石鼎中涌动着岁月的波澜,松林间的风声述说着寒冷的烟雾故事。
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汲取了天地精华。
如玉般的尘埃在白浪中飞舞,这美景虽然美好,却并非它真正的归宿。
面对清风,切勿随意品尝,就让《离骚》这样的诗篇陪伴吧。

注释

云根:指深山云雾缭绕的地方,通常与灵异之物相关联。
金芽:形容珍贵的植物嫩芽,可能指茶叶或其他药材。
石鼎:古代用于煮药或烹茶的器皿,象征古老的文化传承。
雨露:比喻天地间的精华,常用来形容滋养万物的自然恩赐。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这里代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外舅及友人一同游园采摘新鲜茶叶的场景。他们发现了一种生长在奇特云根下的珍贵茶叶,名为“金芽”,香气四溢。诗人用石鼎烹煮泉水,煮出的茶汤如古澜翻滚,伴随着松林间的清风和袅袅寒烟,显得尤为雅致。

虽然这种茶并非龙凤般的皇家御品,但其味道却因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而十分纯粹。诗人还提到,茶香如玉尘飞舞,犹如素涛翻腾,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然而,他提醒众人品茗时应静心欣赏,配以《离骚》这样的经典诗篇,增添了一份文化韵味。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品茗的仪式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岛山分韵得曲字

吴子精悍锦满腹,周郎英妙人如玉。

凌晨樽酒惜分携,飞鞚联翩相趁逐。

积雨新晴马气骄,振鬣长鸣踏平陆。

村南村北枫叶赤,高田低田麦苗绿。

坡陀磊落如培塿,一岛轩然立于独。

平生梦寐千仞冈,第取惬心那计足。

迢迢鸟道入青天,杳杳钟声出乔木。

遥观疑雪复疑石,稍动始知樵与牧。

传闻隋代高隐君,避世曾兹结茅屋。

李菀杨枯了不闻,坐拥玉书林下读。

灵君冠剑从飞龙,云雨苍茫手翻覆。

瓢中但出是丰年,何惜穿崖悬一瀑。

毳虫自得餐松诀,一扫四山寒翠秃。

天根突兀有孤梅,道气昂藏自修竹。

回看下界暗黄尘,蚁垤蜂房几陵谷。

山空鸟啼尘虑绝,天寒日暮归心速。

会当摆落悠悠谈,八极神游纵吾目。

玉井莲花十丈开,瑶池桃子千年熟。

廓然天地睹方圆,岂但山川见纡曲。

已呼鸾凰作先导,岁晚期君两黄鹄。

形式: 古风

啄木辞

木郁郁兮有蠹生之,穴冥冥兮木窾以委。

皇赍于鴷兮厥服孔仪,往伺于木兮尔喙尔夷。

朝于木瘿兮莫于木枝,蠹宿于根兮而鴷不知,厦将堕兮其何以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龙山谭使君五首(其二)

流离迁徙古今同,澹沲青山往事空。

四壁虫声秋思苦,梦中犹自奏豳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探梅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

天街未省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

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

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

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

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

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

形式: 古风 押[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