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

天街未省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

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

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

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

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

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

形式: 古风 押[勘]韵

翻译

山中年末享受宁静淡泊,花丛中不时传来校对的声音。
京城中并不觉得薇草珍贵,世间却厌倦了桃李的泛滥。
南边枝头相逢眼神明亮,东风长久期盼交往并非一时。
我深有意愿去孤山拜访奇特的景致,途径平静的湖面,湖水泛着青翠的色泽。
夜晚暗香浮动,月色朦胧,半树横斜,春天的气息淡雅。
琥珀美酒斟满船杯,诗篇如珠玑散落,堆积如山。
寒风吹过,画角声中充满离别的悲凉,傍晚青衣人内心孤独遗憾。

注释

甘恬澹:享受宁静淡泊。
花史:花丛中的校对者。
薇药:薇草,象征高洁。
桃李滥:桃李太多,比喻世事纷扰。
南枝:南方的树枝,可能指诗人向往之处。
突兀:奇特不凡。
碧绀:形容湖水的青翠颜色。
暗香疏影:梅花的香气和稀疏的影子。
琥珀:一种透明宝石,此处形容酒。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象征离别。
青衣:古代官府中低级官员的服饰,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
孤憾:孤独的遗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的《探梅》,通过对山中岁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欣赏。首句“山中岁晚甘恬澹”表达了诗人享受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而“花史时时闻校勘”则寓言般地将梅花比作历史的见证者,需要仔细品读和理解。

接下来,“天街未省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两句,诗人以薇药和桃李为衬托,强调了梅花在喧嚣尘世中的珍贵,暗示其高洁不凡。诗人与梅花的相遇,眼神中流露出特别的明亮,“南枝相见眼独明”,象征着心灵的契合。

“东风久要交非暂”表达诗人期待与梅花长久相伴的愿望,而“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则描绘了探访梅花的具体场景,孤山、平湖、碧色,都增添了梅花的孤傲与清雅。

“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通过描绘夜晚梅花的幽香和稀疏枝条,展现出春天淡淡的诗意。诗人饮酒赋诗,以“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形容其豪放洒脱的文人风范。

最后,“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借画角的凄凉之声和天晚的孤寂,表达了诗人与梅花分别时的依恋和遗憾,使得全诗情感深沉,余韵悠长。

总的来说,黎廷瑞的《探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品格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和独特情感。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晚晴

攲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

春光无寻处,天地绿气中。

初旭散平野,快酒泻怒洪。

关关枝上禽,舒舒苇间虫。

东郊欢且谣,秉耒开岁功。

缅思陶唐化,坐致黎民雍。

斯时谅奚如,殆与新春同。

愚生后千载,不并稷契逢。

唯应杯中物,上与邃古通。

取酒且竟醉,山花舒早红。

形式: 古风

晚晴欲适西村不果

雨歇无馀春,草木忽而长。

东风吹旷野,千里绿莽莽。

夕阳澹微明,命策赴幽赏。

徘徊石上坐,郁郁念畴曩。

子规叫重云,意散不复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梁必大归自燕山有诗问讯以诗答之

折柳空惊岁月徂,寄梅欲忆雪霜馀。

君看天上烟花绕,我伴山中木石俱。

婚媾骎骎难辨老,友朋往往不如初。

极思一见论心事,城府年来迹渐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梦真三首(其三)

昔梦过宛洛,游戏芙蓉城。

道逢王子晋,邀我升天行。

翩翩控鹤驾,依依吹凤笙。

银河未西流,翩然倏遐征。

碧桃开晚花,缑山空月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