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辋川剑石叶石林作精舍置之弁山下今为沈玉泉所得醉后求见因赋此

有石有石美如铸,拂拭锋棱气犹怒。

何人鼓橐动雷风,剥削泥沙山骨露。

昔年曾看辋川图,此物题诗采菱渡。

桃花源里有人家,杏树坛边见渔父。

开元宰相太平日,爱是园池赏心具。

销沉紫气斗牛间,流落东西几朝暮。

石林使君先得之,万里相携若奇遇。

即今好事属君家,翠竹疏花倚阑处。

吴鸿无人扈稽死,纵是有灵飞不去。

嗟我安得力士赑屃如庚辰,一看公孙大娘浑脱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描绘了一块形貌独特的石头,其质地精美,犹如精心铸造,虽经岁月洗礼,但仍保持着锐利的锋芒和激昂的气势。诗人想象这块石头曾被能工巧匠鼓风铸炼,如同雷鸣电闪,剥去泥土,露出山骨般坚硬的本色。他联想到王维的辋川图,石头似乎承载着诗意,仿佛置身于桃花源般的宁静与渔父的生活情境中。

在唐朝开元盛世,这块石头曾是贵胄赏玩的佳品,但后来命运多舛,经历了朝代更迭,如今落入沈玉泉之手,成为他的珍藏。诗人感慨石林使君的奇遇,认为这块石头如今在翠竹疏花的环境中显得更加雅致。然而,即使有吴地鸿雁相伴,也无法再像当年那样陪伴权贵,纵然有灵性也难以飞翔。

最后,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这块石头的欣赏,希望能有如力士赑屃般的壮士,一睹公孙大娘舞剑的雄浑场面,这反映出他对石头背后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艺术力量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石头的流转,寓言了世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艺术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与黄南窗陈直卿吴江长桥晚望

倚阑枫落吴江暮,地坼天倾百川注。

飞梁千尺虹影垂,人生南北多岐路。

古来吴越争为家,句践未足轻夫差。

鸟喙不可同富贵,范蠡亦乘浮海槎。

五湖水落三江口,西施却入鸱夷手。

我有此志非此时,且对长桥一杯酒。

始疑苍龙蜕脊骨,三十六鳞次第脱,渴欲饮川川不竭。

又似明月相离连,上弦下弦空影圆,行舟如梭月心穿。

雄藩千翼来飞汎,日看水兵教水战。

能诗忽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形式: 古风

观谢庄纳租为作此诗是岁免息者八千馀石

穰穰大粒扬明珠,舸?塞川衔舳舻。

积囷如山?厚地,据案一呼走千奴。

阿戎牙筹尽相学,九九之术乃有书。

孟冬上朔简良日,府檄已报输公租。

持杯起为主人寿,天实赏尔其如予。

愿平槩量损称贷,勾稽不足庆有馀。

形式: 古风

郭索行

轻舠刺棹渔火红,夜捉明月巨蟹宫。

有物郭索蛇鳣穴,古称败谷乃介虫。

横行岂欲遍天下,雷公在上声隆隆。

爬沙六跪心善躁,失脚已堕篝簏中。

两螯微生可荐酒,空筐宁论蚕绩功。

张翰亟上贺循舟,能不为尔思江东。

莼菜为羹鲈作鲙,风味视此将无同。

须寻玄真蟹舍子,更续蟹志如龟蒙。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顾梅西东吴小隐

昔日东吴顾文学,族大今为磐石宗。

林下幽居得隐者,小营斋庐无十弓。

会稽竹箭美如玉,奇才更出菰芦中。

卓然学道见真性,气貌穆若扬清风。

园有佳蔬胜食肉,春初早韭秋晚菘。

莼菜何惭八珍味,橘树亦疏千户封。

静观物化那有极,虎可为鼠蛇可龙。

大痴小黠竞相逐,胡不远视要其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