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鱼歌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渚蒲披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

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

岂知白梃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人在严寒的冬日捕鱼的情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渔人的辛勤劳作以及对待捕获之物的态度。"天寒水落鱼在泥"一句直接描绘出一个冰冷的季节背景,水面下降,鱼儿困于泥中,渔人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捕捞到它们。

"短钩画水如耕犁"则通过对比,将渔人的捕鱼动作与农夫耕地的辛劳相提并论,强调了渔业的艰辛。紧接着"渚蒲披折藻荇乱"一句,以渚蒲、藻荇这些水生植物来形容水中的混乱场景,渔人的捕鱼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更显得不易。

"此意岂复遗鳅鲵"表达了渔人对待捕获的鱼类态度,不是漫无目的地捕捞,而是有选择性地只捕捉特定的对象。"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万一"则透露出渔人的专业技巧和耐心,即便是在偶尔的动作中,也能展现出他们对这项工作的熟练与尊重。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渔人捕鱼时水中的激烈场面,一旦有鱼被钩住,其它的鱼类都会因为惊吓而四处逃窜。

最后两句"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梃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则表现了渔人的专业与敬业,他们对待捕获的鱼类就像对待幼小的鸟雏一样小心翼翼。而渔人插着长竿,在冠笠下惊起的鹈鹕,象征着他们的辛劳和技艺。末尾两句则揭示了渔人的捕鱼过程中水波纷扰,以及最终渔获可能不多的情形。

整首诗通过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渔人在严寒季节的辛勤劳作和专业技艺,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苏轼对于这份工作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鸦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尾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形式: 古风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

投绂归来万事轻,消磨未尽只风情。

旧因莼菜求长假,新为杨枝作短行。

不祷自安缘寿骨,深藏难没是诗名。

浅斟杯酒红生颊,细琢歌词稳称声。

蜗壳卜居心自放,蝇头写字眼能明。

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

跪履数从圯下老,逸书闲问济南生。

东风屈指无多日,只恐先春鶗鴃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一)

倾盖相欢一笑中,从来未省马牛风。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古意已将兰缉佩,招词闲咏桂生丛。

此身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二)

朝见新荑出旧槎,骚人孤愤苦思家。

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誇。

帐外鹤鸣奁有镜,筒中钱尽案无鲑。

玉川何日朝金阙,白昼关门守夜叉。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