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一)

倾盖相欢一笑中,从来未省马牛风。

卜邻尚可容三径,投社终当作两翁。

古意已将兰缉佩,招词闲咏桂生丛。

此身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初次相见就心生欢笑,从未体验过像马牛般陌生的交往。
选择邻居还能容纳三条小路,加入社团最终会成为两位老友。
保持着古人的高雅情操,就像佩戴着兰花,闲暇时吟咏桂花丛。
我的命运自己决定,无需再问苍天,近年来白发越来越多,岁月不公。

注释

倾盖:初次见面。
相欢:相互高兴。
马牛风:比喻初次相见的陌生感。
卜邻:选择邻居。
三径:隐士住处的小路,象征简朴生活。
投社:加入社团或团体。
兰缉佩:兰花象征高洁,缉佩指佩戴兰花以示品格。
桂生丛:桂花象征高雅,丛指成群生长。
此身:我自己。
天休问:不必问天意。
白发:指年老。
不公:岁月不饶人。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在情怀的诗作。开篇"倾盖相欢一笑中",描绘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情景,但紧接着"从来未省马牛风"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仿佛作者对于世间纷争看得很淡。

"卜邻尚可容三径"中的“卜邻”指的是古代占卜之地,这里可能暗喻人生选择的多样性,而“三径”则象征着清高自守的生活。"投社终当作两翁",作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社会俗务的放弃,宁愿选择简朴自然的生活。

接下来的"古意已将兰缉佩",这里的“兰”可能是指贤者之德,而“桂生丛”则象征着高洁和清香。作者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往昔风流的怀念以及对品格高尚者的赞美。

最后两句"此身自断天休问,白发年来渐不公"则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似乎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不必过分追问天命。而“白发年来渐不公”则是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的深刻理解,通过优美的意象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二)

朝见新荑出旧槎,骚人孤愤苦思家。

五噫处士大穷约,三赋先生多诞誇。

帐外鹤鸣奁有镜,筒中钱尽案无鲑。

玉川何日朝金阙,白昼关门守夜叉。

形式: 七言律诗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三)

生涯到处似樯乌,科第无心摘颔须。

黄帽刺船忘岁月,白衣担酒慰鳏孤。

狙公欺病来分栗,水伯知馋为出鲈。

莫向洞庭歌楚曲,烟波渺渺正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穫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形式: 古风

游道场山何山

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尽白漫漫,青山忽作龙蛇盘。

山高无风松自响,误认石齿号惊湍。

山僧不放山泉出,屋底清池照瑶席。

阶前合抱香入云,月里仙人亲手植。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白水田头问行路,小溪深处是何山。

高人读书夜达旦,至今山鹤鸣夜半。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