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无月(其二)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元夕无月(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在元宵佳节这个团圆之夜,月亮却并未如常显现,诗人想象着明亮的月光应在遥远的故乡。他渴望能跨越浩渺的大海和天空,追寻那轮明月,甚至在梦中借助鲲鹏之力飞越鲲洋。这种对家乡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牵挂,透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孤独而深情的心境。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元夕无月(其三)

鲲云梦断夜潮寒,佳节偏怜见月难。

十二楼台春寂寂,满身花露倚栏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元夕无月(其四)

倚阑痴待月华来,万斛春愁酒一杯。

恨煞蛮云遮隔住,东风无力为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元夕无月(其五)

蛮云黯黯海天昏,冷对春灯忆梦痕。

今月纵明输古月,更无人说夺昆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千秋曲

古人习轻趫,因之作绳戏。

意与蹋鞠同,本用事武备。

何时入宫禁,乃令娱姬侍。

宫中岂教战,美人竟身试。

名之曰千秋,祝词意何媚?

讹转为鞦韆,颠倒因文字。

春风动帘帷,兰闺寂无事。

嬉春藉苏困,不惜委珠翠。

遂疑作戏初,专为妇人置。

何期岭外州,戏乃有古义。

闾左侠少年,习武广场地。

双绳下系板,朱竿矗若植。

各斗好身手,高自鸣得意。

仙乎疑肉飞,人也俨著翅。

斯技固甚微,斗力非斗智。

当其分明角,势亦殊钝利。

形劳逸其神,乃不虞陨坠。

技成惜无用,徒党自标异。

方今重防边,朝右资阃寄。

何当下军书,壮士毕罗致。

上之为飞将,下亦备突骑。

绳度而梯缘,猛迅扫丑类。

不龟且可封,拍张亦高位。

此乃真千秋,名实两兼至。

毋终如处女,巾帼羞遗懿。

萧娘吕姥徒,虽贵愧将帅。

勖哉闾左人,同奋千秋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